当前位置: 首页>信息公开>政务动态>市州交通

湖南常德公路70年 畅行沅澧话巨变【图】

发布日期:2019-10-12 09:06
信息来源:常德市交通运输局
字号:【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0年,是湖南常德公路飞速发展的70年。

70年沧桑巨变,70年壮丽如歌。

19497月常德解放时只有公路299公里,通车里程仅有269公里,均系等外路和简易公路,且路面失修,毁损严重,晴通雨阻,车辆难以行驶。新中国成立后,公路事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公路逐渐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   

70年来,从路不通,车难行到目前已建成多条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农村公路组成的发达路网体系,常德公路经历一轮轮跨越式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驰骋在沅澧大地一条条畅、安、舒、美的公路上,我们感受到的不仅仅是路的变迁,更是常德之变所呈现的恢弘画卷。

宽阔整洁的319国道常德段

建设篇:从269公里到22647公里的跨越

史载:19494月,湖南省公路局常德工程段成立,随后又成立了湖南省公路应变委员会常德分会,正式开展保产护路工作。

常德公路事业从少到多,从单一到多类型并存,从简易路到高等级公路,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

一是恢复期。1950年至1952年,以恢复公路基础设施为重点,恢复慈张等3条公路计122.911公里。1953年至1980年,常德市动员全社会的力量,采取群众义务建勤等方式修建公路,通车里程逐年增加。至1980年底,累计通车里程增长为2127.7公里。

二是发展期。1981年后,改革开放推动了公路事业的迅猛发展。各级政府把加快公路建设作为改善投资环境、搞活经济的重大举措,在全社会形成了公路通、百业兴的局面。1990年底,常德公路总里程达5510公里。

同时大力实施路面改造。1990年的油路大中修、新改建工程中,完成了G319线汉寿牛鼻铺至常德南站转盘70.1公里的沥青混凝土摊铺路面,结束了常德境内没有一条高等级路面的历史。1992年常德市开始修建水泥混凝土路面,公路也逐步进行加宽和线型改善。1975年至1990年,常德公路进行了大面积的加宽改造。干线公路路基由7.5米加宽至12~24米,路面由7米加宽到9米。对公路线型进行了裁弯取直,易遭水淹地段加高路基和移线,缩短了部分路段里程,改善了公路线型。

三是腾飞期。1991年至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常德公路投资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阶段。上世纪90年代连续3年公路大会战,常德公路旧貌换新颜,干线公路修建迅速。高速公路四通八达。1999年益常高速公路通车,常德境内高速公路实现零的突破后,目前,已有益(阳)常(德)、常(德)张(家界)、常(德)吉(首)、岳(阳)常(德)、东(岳庙)常(德)、常(德)安(化)等6条高速公路相继建成通车,通车里程447公里。此外,安乡至慈利高速公路正在建设中。农村公路建设步伐加快。2006年,国家启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公路建设进入快速道。2018年初,湖南省启动实施自然村通水泥路建设(即组组通工程)。仅2006年以来,常德市共建成农村公路近2万公里,完成总投资超80亿元,全市100%的乡镇和100%具备条件的行政村实现通水泥路。截至2018年底,常德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2647公里,是1949年的65倍,公路网络密度为122.27公里/百平方公里,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

改建后的G319桃花源景区段公路

常德地处沅、澧两水及洞庭湖滨地带,河渠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1951年,常德只有公路桥梁115座,总长1783.58延米,且大多为木桥或石台木面桥,极其破烂简陋。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为了改善交通,改渡为桥是公路部门的一大任务。从1959年修建德山大桥,港口渡口改渡为桥开始,至200812月修建湖南省最长的公路桥——汉寿仓儿总沅水大桥为止,共修建特大、大中型桥梁18座,常德青年路、桃源尧河、澧县张公庙等15处汽车渡口改渡为桥,结束了常德境内干线公路上数十年来汽车过河长龙待渡的历史。

2011年以来,危桥改造纳入公路保畅的头等大事。当年,常德市列入省级危桥库三类以上需改造的干线公路病危桥达45座,这些桥梁大多位于全市交通要道,承载着重要的运输通行功能。常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果断决策,响亮地提出了三年改造完成国省干线公路病危桥的口号。公路部门克难攻坚,打响了一场干线公路危桥改造的攻坚战。公路部门抽调精干力量,组建危改办,专门负责干线公路危桥改造管理工作。从建章立制到全过程、全方位管理,形成了一套成熟、有效的危桥改造管理常德模式。石门三江口公铁两用桥、新关大桥改造完成后,常德石门的产品运输更加快捷、便利;桃源白洋河大桥、新河大桥、漆河大桥加宽改造后,通行能力显著增强;安乡大鲸港大桥、丁家渡大桥、陆家渡大桥改造完成后,彻底改变安乡交通孤岛的状况……随着一批危桥改造项目的完成通车,有效缩短了通行时间,更好地发挥了干线公路的通行效益。修通的是桥,融洽的是心,桥通一通百通,让沅澧大地更加富有生机,更加充满吸引力。2018年,全市有公路桥梁4374座,总长203705延米,分别是1951年的38倍与114倍。

近年来,随着5年交通建设大会战的启动,常德市新改建干线公路迈入快车道,目前已完成改建450余公里,完成投资40余亿元,占常德市普通干线公路总里程的45.9%。这些道路的提质改造,大大提高了干线公路的通行能力与品质。如:G319曾穿越4A级桃花源景区的核心部分,不仅分割了桃花源景区各游览点,而且景区内车水马龙,旅游旺季时车辆大量停靠占用国道,经常造成该路段交通拥堵,安全隐患极大。G319改线工程绕景区而过,建成通车后,老国道则成为景区游道,不仅解决了交通不畅的问题,而且使桃花源真正成为幽静古朴的人间仙境,世外桃源

据统计,目前常德市国省干线二级以上公路所占比重上升至2019年的54.3%,市到县全部由二级以上公路连接,主要国省干线公路和重要出省通道交通条件明显改观。在常德开了30多年客运车的市民和辉感叹:“30年前开车没有一条好路走,现在常德公路真正快速便捷了!

改造前的周家店道班房

改造后的周家店道班房

管理篇:多举措守护公路安全

路在建,也在于管。1980年,常德市公路部门成立路政科,增加路政管理职能;1986年,成立公路公安科,进一步强化了路政管理。198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管理条例》发布,标志着公路管理进一步走上正规化、法制化轨道。

70年来,常德市公路部门始终将公路安全作为重中之重来抓,从道路修建起,严把质量关口,道路修建完成后,注重后期管养,在一系列工作制度的保障下,确保能够及时排除各类安全隐患,确保干线公路安全畅行。道路修建、改建期间,层层签订《责任状》,成立专家评审小组,聘请质量监督员,跟踪评审,严格把关确保质量,坚决杜绝分包、转包。道路建成后,全面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及责任追究制,严格按照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落实排查责任,切实做好公路和桥梁的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并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及危险路段监控的长效机制,强化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大力实施安保工程。一直以来,常德市公路部门按照以人为本,以路为基的要求,高度重视安全保障工程建设,坚持标准化处治与因地制宜相结合、主动引导与过度防护相结合、突出重点与全面保障相结合,仅最近5年,共投入资金5282万元,处治公路安全隐患里程667公里,整治视距不良路段超过360处,共设置护栏105.3公里、标志1868块。细密的安保设施不仅有效减少了事故的发生,降低了事故的严重程度,坚实的路侧安全屏也被司乘人员称为救命墙,同时还改善了路容路貌,愉悦了人的心情。

路域环境的治理也为道路增色不少。数十年来,公路部门加大对非公路标志牌的清理工作,净化公路交通环境。定期对辖区道路内非公路标志标牌进行全面排查摸底,详细掌握非公路标志标牌设置情况,逐一向擅自设置非公路标志标牌的所有人发整改通知书,责令限期自行拆除。拒不配合的,由专业的拆除人员实施作业。通过集中开展违法建筑、集镇路段、违法设施的专项治理行动,切实减少了在公路两旁乱搭乱建、乱挖乱设、乱摆乱占的现象,有效改善了路容路貌。

重拳治理超限运输车辆。超限运输是马路杀手,对公路损害特别大,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有严重威胁。然而,公路治超工作被戏称为天下第二大难事,常德市自2004年启动治超工作以来,有过荣誉,也有教训:2015年上半年曾因在全省排名垫底,市领导受到批评约谈;2016年澧县政府因治超不力被停拨公路建设资金数千万元,常德市交通建设项目也因此被限报限批半年之久。

2015年以来,常德市按照政府负责、部门协作、区域联动、责任倒查的治超工作机制,正式开展治超工作集中整治。市政府把治超工作提上更加重要的议事日程,部门开展联合行动,坚持超限必卸、依法处罚,全市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力度、更严的要求开展新一轮治超联合整治行动,重点突出割厢板、源头监管、路面联合执法、城区治超和科技治超,并明确提出常德市治超六个严禁的工作目标,即:严禁有一辆超限车辆上路进城;严禁有一辆超标车辆出厂进出施工工地;严禁有一辆加装厢板车辆上路;严禁有一处放松治超标准;严禁有一名执法人员违纪违法;严禁有一人打招呼、说人情,破坏治超环境,正式打响了史上最严厉的治超歼灭战。目前,全市在主要公路节点已建立了12个治超站。

2019年来,常德市持续加大违法超限超载的查处力度,超限超载车辆查处量较往年明显增加。严格执行一超四究制度,对源头企业、驾驶员、货运公司、非法改拼装窝点事后追责,起到了强大的震慑效果,仅20191月至9月,市域范围内抄告涉超行为600余起,各区县市(管理区)治超办整改回复率达100%,真正做到了有抄必究、有究必复。科技主导,持续推进非现场执法,严格按照《湖南省十三五科技治超建设规划》落实科技治超工作,持续加大经费投入,加快推进不停车检测系统、市县两级治超信息系统升级改造和超限检测站前设置标志标线及电子抓拍系统建设,全市治超科技化建设成果显著。全市已有34套不停车检测系统,并在全市推开了超限检测站安装电子抓拍系统工作,目前常德柳叶湖白鹤山超限检测站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其余11个超限检测站也正在抓紧步伐,陆续开工建设。

20178月以来,湖南省组织了7次市州公路治超工作考核,7次排名该市都第一,实现全省七连冠,成为湖南省治超工作的一面耀眼的旗帜,创造了公路治超的常德奇迹

养护篇:70年坚守,用心护好路

路在建,更在于养。常德公路养护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常德地区即成立了公路养护机构。新中国成立初期,地方建立群众养路小组与道班一起养护公路,称为道群共养制。1951年开始在道班中实行三包、四定养护负责制(包养、包检、包修;以定额的人工、在定额的时间内、按定额的标准、完成定额的任务),同时推行生产会议制、雨雪天巡路制、工具保管制、工作分配制、轮流值日制,此后,逐步开始推行机械化作业养护。

公路养护现场

70年来,公路部门通过开展水沟畅通月”“路面平整月等多种活动,进行规范性、预防性、季节性和机械化养护,按照公路养护技术规范和七无三有要求,不定期组织人力、机械对干线公路两侧边沟开展全面清理,清除边沟内的垃圾和枯枝杂叶。通过合理调配人力、物力,组织挖掘机、翻斗车和全体公路管养员进行清灌缝、面板补齐,对路面保洁,路基、边坡、路肩、水沟和附属设施进行日常养护,提升路域环境质量。针对不同路况分别开方抓药,采取精细型养护”“重点型养护”“维持型养护”3种养护方式,通过对路基、路面、桥涵等进行全面严格的标准化养护,极大改善了各条干线公路的环境,使车辆行驶舒畅,乘客出行舒适。

大中修是提升路况最快捷、最有效的手段。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来,该市高标准设计,高起点建设,干线公路大中修的整体水平逐步跃上新台阶。先后投资21.165亿元完成干线公路大中修里程2800公里,路面全部实现白改黑(新线路调整之前),改造后的沥青路面不仅舒适度大为提高,还能起到降噪、防滑、减轻雨雪冰冻灾害的影响。

为巩固交通建设成果,近年来,常德市坚持建管并重,以沅澧快速干线1号大道鼎城段路面保洁、4号大道河洑互通至桃源县城段建管养一体化等为试点,积极探索干线公路管理与养护的新机制,并起草了《常德市干线公路管理办法》。同时,扎实推进常德市四好农村路建设,农村公路列养率和县道的经常性养护率基本达到100%2017年常德市农村公路养护工作排名湖南省第一,常德临澧县被评为全省首批、常德市唯一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目前正在积极争创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仅最近5年,公路部门吹响日常养护会战集结号,共投入资金5000万元,完成清灌缝2700公里,清理路肩水沟900公里,处治路面破碎板62000平方米,新划标线1447公里,新增标志标牌2120块,所有行道树刷白,极大地改善了干线公路的形象,提升了干线公路的服务水平。同时,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契机,全系统积极行动,先后补栽、种植行道树6万余棵,公路绿化里程达到总里程的90%

70年来,常德公路系统取得了公路建设和养护的优异成绩,也培育出了一大批先进集体和先进模范人物,先后有鼎城区樟木桥道班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汉寿太子庙机械化养护站荣获全国公路养护模范道班称号;319国道樟木桥收费站获全国青年文明号称号;津市灵泉道班获全国模范职工小家称号;原常德市公路管理局被湖南省委、省政府授予湖南省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称号;汉寿崔家桥道班获湖南省先进集体称号;先进模范人物中有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桃源公路管理局红卫道班班长陈碧云;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临澧公路管理局新安道班班长苏前礼等。他们是数千名养护工人中的优秀代表,正是一代一代养路工的接力坚守,才有了今天常德公路的畅、安、舒、美

展望未来,常德公路交通发展前景广阔。常德将形成以高速公路为骨架、国省道公路为干线、县乡公路为经络,各级路网衔接紧密、布局合理、层次分明、结构匹配、安全高效、方便快捷的现代化公路网络运输系统。6条高速公路在此交会;4条国道、29条省道联成16纵、17横干线网络;通乡公路、通村公路、通组公路的建设,使常德公路毛细血管更加丰富,真正实现内外连通,四通八达,为常德经济发展、群众生产生活提供坚强的公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