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信息公开>政务动态>市州交通

郴州交通“四向四可”打造交通强国邮政专项试点典型案例

发布日期:2025-09-15 09:29
信息来源:郴州市交通运输局
字号:【

近年来,郴州市为破解城乡融合发展难题,整合多部门资源,推进全域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累计投入1.5亿元,汇聚多门类要素下沉2064个行政村,快递进村占比96.8%,建成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1311个,86条公交线路直达乡村。郴州交通运输、邮政管理部门充分融合优势资源,通过供应链向“新”、产业链向“上”、价值链向“绿”、寄递链向“村”,四向发力,打造“可为、可及、可视、可感”的客货邮融合发展典型案例。国家邮政局8月28日至29日在郴州召开全国“十五五”邮政业规划编制暨交通强国邮政专项试点座谈会,组织全国31个省市邮政部门负责人现场观摩资兴市客货邮融合、交通强国邮政专项试点工作成效,并给予“郴州县域快递变革样板亮出多帧实践场景,给全国送上一份科创嫁接、与农和鸣的厚礼”的高度评价。

供应链向“新”而行,提升新质生产力“可为”度。创新构建了“无人机中长距运输+无人车末端接驳+AI智能调度”的低空物流体系,形成“天地一体”格局。如资兴黄草镇和苏仙区坳上镇,以往公路快递需跨2县运送,年耗资18万元,采用无人机+无人车配送后,日运输量2000件,时效提升60%,物流成本降低50%。运行管控依托智能空域管理系统,实时规划航线、规避禁飞区并监控飞行,保障协同安全高效,实现“通感一体”,目前全市已投入10架混合翼、多旋翼及氢能无人机,体系日均配送超8000单,偏远山区物流时效提升200%。市人民医院与城郊分院还开通四条血浆及医疗物资低空专线,通过协同作业,实现“平急一体”,既方便偏远地区村民应急血样采集,又降低物流成本20%。

产业链向“上”而行,提升资源整合“可及”度。源头上衔接协调京东,搭建平台商城,将散布于各村站的货架商品、当地农产品汇聚在分拨中心统一网上售卖,将农村版县域电商流量变现,对接当地产业发展需求,实现互济共生。渠道上通过县邮政快递分拨中心“一个直播、一个前置仓”的生态构建,形成商流、物流、信息流、技术流、资金流“五流合一”态势。末端上快递进村,手机溯源,增强群众购买欲望,促进农村消费,同时打通农产品流向全国各地的销路,实现产销良性循环的正反馈。如,安仁县通过客货邮实现154个建制村邮政快递服务“村村通”,串联起便捷快递物流通道,打通农村电商发展路径。揽投比从1:5(即进5件,出1件)变成1:2(即进2件,出1件),意味着农产品上行件增加了一倍多。

价值链向“绿”而行,提升“双碳”减排“可视”度。能源应用方面,在共配中心屋顶建设光伏发电系统,采用氢能作为无人机能源,利用冷链保鲜技术实现节能降耗,依托智能微电网持续为企业降本增效,构建完整的光储充绿色发展体系。如,资兴海昱物流依托东江湖水资源优势,创新采用光伏发电电解制氢技术,实现氢燃料无人机(H100)能源自给自足,单机年均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2吨。苏仙区资昱物流园实施光储充一体化项目,年发电量超160万度,相当于在光伏发电的加持下用电成本从1.8元/度降至0.6元/度,年节省电费约70万元,通过余电上网和储能充电业务,年增收200万元,并借助新能源物流车辆的更新,运输成本降低近50%,探索出一条绿色、高效和可持续的发展路径。

寄递链向“村”而行,提升暖心服务“可感”度。在寄递环节,搭建信息化协同平台,优化设备操作流程,实现从包裹发出到签收的全流程可追溯记录。该系统可识别并解决“虚假签收”问题,扎实为民解决实际问题。探索开展无人机在乡镇进行快件转运,助力山区、库区、林区等交通不便地区减少运输迂回折返时间成本,提升汛期、封路期的通达能力。如,苏仙区、北湖区和资兴市共开放6条低空物流航线,标志郴州客货邮试点已实现低空物流常态化运营,打通县城至偏远乡村寄递物流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