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省交通运输厅>水运频道>水运服务>市州动态 > 正文

林三乐:深耕船检一线十七载 用“零差错”业绩守护船舶安全

来源:长沙市水运事务中心 发布日期: 2025-09-12 【字体大小:

在波光粼粼的湘江之上,烟波浩渺的洞庭湖面,活跃着一位默默守护船舶安全的卫士。他凭借精湛的专业技术、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十七年如一日扎根船舶检验一线,用“零差错”的检验业绩为湖南水运行业安全与长江生态环境保护筑起坚固防线。

他,就是长沙市水运事务中心船舶检验事务部副部长林三乐。自2008年从武汉理工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毕业后,林三乐便投身于湖南船检事业,始终奉行“质量第一、公正诚信、务实创新、安全环保”的质量方针。

恪尽职守,筑牢安全基石

“一检、二帮、三过关”是林三乐始终坚持的工作准则,他将“安全第一”的理念刻进职业基因,秉持“图纸审查精益求精、建造检验热情细致、营运检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累计完成各类船舶图纸审查与建造检验数百艘次,营运检验数千艘次,创造了检验零责任事故的优异成绩。

“船舶检验容不得半点马虎,每一个细节都关乎生命安全”,这是林三乐常挂在嘴边的话。作为湖南省船舶专家委员会专家,他不仅在日常检验中严格把关,更将船体、轮机、电气三者有机结合,深入探讨船舶规范在实际中的运用,为船东解决技术难题,从源头保障船舶安全。

技术优先,推动绿色发展

林三乐始终保持着开拓创新的精神。他参与建立“船舶检验证书到期预警机制”,提升检验覆盖率;在长沙积极推进船舶审图电子化,提高审查效率;积极参与湖南首艘内河纯电动集散两用船“湘江绿电001号”及“5250DWT近海货船”、“130mLNG集散两用货轮(Ⅴ型)”等新能源船舶图纸审查工作,参与通达电磁能股份有限公司“集成式变配电装置”产品检验等,为“守护好一江碧水”,为推动湖南省内河船舶实现绿色化、低碳化转型,贡献技术力量。

勇挑重担,规范行业管理

作为技术骨干,林三乐先后参与《船舶建造(重大改建)开工前检查工作指南》《船舶法定检验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等规范性文件编制与评审工作,代表湖南省参加部局组织的“中国海事协同管理平台VIMS5.0”、《内河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EDI)计算与验证指南》等多项重要技术文件评审工作。尤其是在全国船舶通检互认工作中,他全方位、全过程结合自身船检工作经验给出具有针对性的意见,研究全国船舶检验通检互认实施方案、实施指南和信息化系统建设等,起草《湖南省船舶检验省内通检互认实施指南》等文件,大力宣贯船舶通检互认的有关方案及其实施流程,带队完成了省内首艘船舶通检互认工作,为推动政策顺利落地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首届中国船舶检验业务技能比武大赛中,林三乐勇夺国内运输河船组二等奖,展现了湖南验船师的专业风采。在全国船舶检验通检互认工作中,他获评“全国船舶检验通检互认先进个人”。

面对荣誉,林三乐初心不改,他表示:“这些成绩是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我只是做了分内之事。”如今,站在新的起点上,这位有着十七年基层工作经历的共产党员依然保持着对船舶检验事业的热爱。他说:“只要船舶还在航行,我就会一直坚守在检验一线,做水上交通安全的忠诚卫士。”

林三乐用十七年的坚守诠释了新时代验船师的责任与担当,他的故事正是千千万万扎根基层、默默奉献的水运人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