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改革开放的浩荡浪潮,让中国融入广阔世界,让世界发现新的中国!回望过去,展望未来,看湖南道路运输四十年风采变迁!一起倾听,他(她)与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故事!
讲述人:马建功(常德市西洞庭农场运管所退休干部)
四十年前,常德西洞庭农场经过第一代人风餐露宿、艰辛开垦、规划出了田园、道路、居住区的刍形。但由于历史的局限,道路主要以沟渠便道为主,那时没有柏油马路一说,全是泥巴路,“晴天三日尘土飞,一逢下雨路泥泞”,道路沆沆洼洼,深一脚,浅一脚,走的是泥巴石子路。如今,水泥柏油路延伸到家门口,出行更为方便快捷。
一波三折 花巨款买“永久”牌单车
那时候,最常见的珍贵交通工具莫过“永久”、“凤凰”自行车了。1978年仲夏,好不容易攒够了买辆自行车的钱,弄了自行车计划票,那个高兴劲就别提了,选了个大晴天,一大早就和同伴出发,步行30多里路前往供销社买自行车。
三个多小时的路,感觉很轻松。到了供销社,径直找摆自行车的地方,我和同伴围绕商店摆自行车的地方左右转了个遍,,却没有发现一辆我要买的“永久”牌单车。于是,急匆匆走到一位女营业员身边问:“同志,这里有没有自行车?”那营业员把我和同伴上、下打量了一番,“你们要买自行车,那边不摆着吗?”我这时才想起我是凭着计划票来的,于是对那营业员说:“不是,我要买‘永久’牌的自行车。”不料,营业员像是不相信似地问:“你要买‘永久’自行车?”我赶忙告诉她:“对,是买‘永久’自行车”,并从上衣口袋里拿出计划票来,说“这是我的计划票。”营业员从我手里接过票,仔细看了看,像是认定无疑了,才对我们说:“这票要是还过二天,可就作废了啊,跟我来吧。”我和同伴跟着营业员,出了商店,来到后院的仓库,偌大的仓库琳琅满目,五花八门,同伴和我这辆车瞧瞧,那辆车看看,好久不愿离去,直到那男同志催问“看好了没有”?我们专心致志地从中挑选了一辆从仓库推出来,崭新的自行车在阳光照射下,车龙头和前后钢圈特别耀眼。那女营业员带着我们缴付车款,收钱的营业员说,单车138元,车锁7元,一共145元,好家伙,幸好早上有备,带了150元,要不然买不到不说,浪费了这张计划票可真就后悔莫及了。
路难行 骑自行车变成背着自行车
买了新自行车,我和同伴两人在饭店里饱餐饱饮了一顿。可不料想,仲夏之时,风暴俱多。吃喝完毕,外面雷雨交加,只好在饭店逗留,心想,好在不过就30多里路,又有了自行车,待雨停了再走也不迟。
直到过了下午5点,这雨才终于停歇,随即启程,刚买的新自行车推出门来,就是泥水马路,可天色近晚,尽管心痛得很,但出于无奈,硬着头皮俩人骑车赶路,一路颠颠簸簸,倒也比走路快上十倍。可是,走了一段,发现前方路越来越难走,自行车车胎夹着雨后的泥巴,越夹越紧,越夹越多,车也越来越不动了,,同伴见我实在踩得很吃力,叫我停下来,找根木棍掀掀夹在车轮缝的泥巴,再骑着上路,可走不了几十米,又踩不动了,看着新买的单车,刚刚骑上就弄得满是泥巴,心里更不是滋味。
看看天色将晚,前路是坑洼泥泞,自行车骑是没法骑了,他出主意说:“要不,我们背着单车走吧”!没别的办法,骑又骑不动,推着更吃力,干脆那就背着车子走吧,于是,俩人轮番背着自行车,走了近两个多小时,终于到达同伴的家里,那晚,在同伴家里吃了晚饭,还在他家留宿了一晚。时光如弹指,一晃四十年,现在回想起来,还别有番情趣。
家门口就能坐车 建设者用汗水挥洒出康庄大道
“要想富,先修路。”实现经济发展就离不开便捷的交通。四十年来,西洞庭农垦人在方圆11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建设成现在一条条跨越沟堑、纵横南北的公路网络。这一条条洒满两代农垦建设者的汗水,凝聚两代农垦建设者心血的道路,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崛起,带来了无限生机,现在的西洞庭,一座座错落有致、规划整齐的农庄小院、一片蔗林、棉地、果园、渔场,一条条顺直宽阔的硬化公路,犹如西洞庭湖畔一颗灿烂的明珠,矗立在洞庭西隅这片神奇的土地上。
有比较才有鉴别,有鉴别才有提高,回忆过去,更要珍惜今天生活的美好。四十年前,我们结束了长达十年的动乱,挣脱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束缚,从缺衣少物、物资匮乏的因境中走了出来。40年后的今天,随着道路运输的发展,城市规模不断向外扩张,改变了老百姓的生活理念及生活方式。家门口就能乘坐公共交通运输工具,“招呼站”更是延伸到基层道路沿线,极大便利了老百姓的出行。四十年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四十年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一曲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我们坚信,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人,我们的国家会更加富强,人们的出行会更加便利,生活幸福指数会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