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是拥有高铁、普铁、城铁、地铁、磁浮“五位一体”轨道交通的城市,铁路总运营里程约550公里。2024年,长沙以强烈的省会担当,当好铁路沿线环境整治排头兵,实现伤亡零发生、环境大改观、绿化大提升,近年来得到交通运输部、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先后4次肯定批示,努力以一域之光为全省添彩。
“一盘棋”推进,强化“走在前、作示范”的省会担当。动真格强化保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3次调度,分管副市长牵头成立专班,建立“交通牵头、属地实施、部门协同”工作机制,出台综合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实行任务倒逼、工期倒排。下真功压实责任。将整治纳入市政府对区县平安建设考评,季度抓督导、年度抓考核。工作专班召开6次专题整治会议,定期调度、研判、预警,建立问题清单,分级分类排查,实行“挂图作战、项目管理、对表销号”。投真金激发干劲。修订综合整治奖补办法,评选4个优秀区县(市)、12个乡镇(街道),将奖金总额提升至200万元,充分发挥正向激励效应。
“一竿子”到底,擦亮“强整治、树形象”的星城名片。网格化作战,变“脏乱差”为“畅安美”。精细划分铁路沿线网格,铁路单位、交通部门、街道政府、社区干部“四包一”推进整治。2024年共出动执法队伍6200余人次,落实治理资金2400余万元,整治漂浮物3.8万平方米,清运垃圾1.1万吨,圆满完成245处整治任务。精准化施策,变“一刀切”为“靶向治”。坚持“系统治理、突出重点、一点一策”,精细精准开展整治。突出抓好高铁南站及铁路沿线“一站一线”环境综合整治,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审签方案,针对各地块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因地制宜开展整治。共清理(平整)菜地95亩,清退企业、住户40余家,腾退违规占用土地5.1万平方米。标准化示范,变“铁路线”为“风景线”。实施22处整治示范项目,如打造天心区铁路护路主题公园,实施京广高铁湘龙段景观带改造,将铁路沿线打造成环境整洁、风光秀丽的美景,形成可在全省复制推广的经验。系统化盘点,变“边角料”为“金银角”。率先开展铁路沿线闲置资源摸底,积极争取用地权属铁路单位配合,现已完成全市已登记有效土地产权信息的110宗铁路用地踏勘工作,有效推动铁路沿线闲置资源统筹利用。
“一张网”防治,构建“既治标、又治本”的整治体系。集中整改和长效治理结合。将整治作为本质安全提升年行动的重要内容,强化法制引领,持续完善治理制度。定期针对已整治隐患开展“回头看”督查,持续巩固整治成果。铁路部门和属地政府联合。建立整治“双段长”责任制,推动合理分段、协同管段、制度护段,实现路段联防、信息联通、问题联治。市级总段长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确保整治落地落细。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配合。开展“知路、爱路、护路”宣传活动51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4.8万余份;鼓励党员群众和企业单位担当“吹哨人”,收到有效线索20余条,形成“政府统筹、部门协作、企业负责、社会参与”的铁路安全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