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东安县创新实施“四给四提”工作机制,高质量推进“四基四化”建设,全面促进队伍素质、硬件设施、基础制度、信息化建设提档升级。
给人员提形象,推动基层执法队伍职业化。始终坚持党建引领,采取理论教育与执法实践、集中培训与自学自查、专项行动与技能比武相结合的准军事化管理,坚持月月学法、季季组织“执法大讲课”、年度开展练兵比武等活动,进一步筑牢政治忠诚、加强作风养成、提升素质能力。同时紧贴交通运输执法办案实际,安排5名法律专业人员对执法工作进行全过程法律指导和执法文书把关,突出现场检查、调查取证、应急处置、案卷制作等模拟练习,以及执法信息系统、新型执法装备应用训练,打造了一支交通执法铁军。
给经费提基础,推动基层执法站所标准化。在5个乡镇调剂8000余平方米用于执法大队和中队的办公和后勤保障用房;投入资金100余万元,按照《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标识》要求,统一站所外观形象、统一执法装具标识、统一场所功能布局;拨付资金200万元配备执法车辆9台和发放执法服装77套,增设了调查询问室、警示教育室、群众接待室、指挥中心、违法处理中心等功能性场所,实现执法外观形象统一、管理规范、保障到位。
给标准提水平,推动基层管理制度规范化。“机构”立制,设立了以公路路政、道路运政为主的5个执法中队和以交通工程、水运执法等专业技术为主的质量和水上监管中队,实现专业人办专业事执专业法。“立标”整制,制定完善了日常管理、执法工作、问题整改和执法监督制度等四类50项管理制度。“轮岗”强制,坚持每月考核大队执法工作,每月公示考勤情况,每半年进行一次轮岗,让执法环境更廉洁、更公正、更严明。
给技术提效能,推动基层执法工作信息化。积极探索智慧化执法新模式,立体提升执法科技含量,建成5套不停车检测系统,实现14家重点源头企业和1个治超检测站的数据共享,实现信息采集便捷化、执法布控精准化。推行“互联网+治超”非现场执法,加强执法过程全记录管理,形成执法环节可追踪,执法信息可查询、执法过程可回溯,构建了精准执法、高效执法、规范执法、文明执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