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信息公开>政务动态>市州交通

株洲:智慧赋能 开启水运安全监管新模式

发布日期:2024-03-18 09:29
信息来源:株洲市交通运输局
字号:【

株洲地处湖南东部、湘江中游,是湘江II级航道和长株潭港口群的重要节点。近年来,以服务为宗旨,以需求为导向,按照“需求牵引、应用至上、数字赋能、提升能力”总体要求,充分依托湖南智慧水运综合监管平台,全力实施水运信息化高效监管,努力达到全域防控目标,全面拧紧水运监管“安全阀”。

聚焦“高起点规划”,落实监管理念

理念决定高度。株洲市水上运输安全监管点多线长面广,单靠传统的监管方式很难实现无盲区、无空白。坚持理念先行,利用后发优势,高起点规划水运信息监管蓝图,为湖南水运信息化、智能化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坚持高质量建设理念。立足于株洲水运发展实际,从提高智能化监管能力出发,整合已有资源,着力完善信息化硬件设施,建设高标准信息监控大厅5处,做到基层执法站所监控终端全覆盖。同时,与株洲移动分公司签订5G战略合作协议,充分发挥双方在信息通信、交通大数据、智慧交通等领域的合作优势,共同推动5G网络技术应用发展,提升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化和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应用平台互联互通,打通智慧水运落地应用“最后一公里”。

坚持新技术应用理念。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拓展为湖南省高标准建设水运信息化监管平台提供了重要契机。省中心打造的“湖南智慧水运综合监管平台”在全省全面推广,“客渡通”“船E型”“海事之眼”“渡口安全生产智能监测”等监管系统在株洲市水运行业得到有效应用,取得良好效果,水运安全监管能力实现“跨越式”提升。

坚持资源整合理念。在水运信息化监管平台建设过程中,整合原有的部建AIS网络及省建VHFCCTV网络等信息资源,对接省交通运输厅OA办公系统和市本级水务、公安、城管等水上智能监控系统,实现监管指令的自动生成推送、客流的自动统计报警、手机的实时监控和应急搜救的定位及轨迹回放等功能。在省中心智慧水运综合监管平台的基础上,按照“三个一”(形成“一个网”、打造“一张图”、依靠“一班人”)的战略部署,全面整合信息基础数据,积极融入省中心监管数据系统,实现资源高效利用。

聚焦“高质量建设”,强化监管能力

夯基础,不断加大投入力度。着力强化AISSMART-VTS等系统建设,自主建成15AIS基站,实现重点水域AIS监控网络全覆盖;对辖区30客位以上客船全部安装移动视频监控;建设24处渡口视频监控点;各县市区设立5个监控中心,并在原有数字化设备基础上,各基层执法点全部接入渡口CCTV视频信号。水运硬件设施和监管软件实现了“量的提高”“质的飞跃”,不断满足新形势下水运监管新需求。

建机制,不断优化监管模式。依托省中心各信息化监管平台功能模块,研究探索“平台自动跟踪发现违章→VTS远程指挥处置目标→海巡船现场查处精准执法→反馈处理结果”的监管新模式。在主动或被动(系统预警提醒)发现船舶航向、航迹、航速、船舶停靠点异常、船舶超载、船舶标示不清等问题时,首先利用VHF、移动电话等进行核实,在以上手段无法核实的情况下,赶赴现场核实;根据核实情况,迅速采取上报、当场纠正违法行为、应急救援等不同措施。新的监管模式,改变了过去由指挥中心传达指令后再组织就近执法大队处置的传统工作方式,有效缩短执法时间、减少执法成本。

聚焦“高效能应用”,提升监管水平

依托湖南智慧水运综合监管平台,充分发挥智慧水运快速反应、服务便捷等优势,着力构建“智慧水运+互联网+智能公共服务”综合监管新思路,水上交通监管迈向高效化、制度化、精准化新征程。

监管高效化。充分发挥智能监测模块全天候、全方位监管优势,对辖区渡口实施24小时监控,对超载、夜航等违法行为进行识别、报警锁定、处置,将传统人工监测转变为自动化、智能化、全天候监测,违章信息即时推送执法部门,实施行政处罚,有效解决渡工安全意识淡薄、“六不发航”落实难等问题。同时,引进无人机巡航,填补监管空白、盲区,真正做到监管全覆盖、监控无“死角”。

监管制度化。结合区域航段特点,针对辖区水域通航秩序、港口作业水域和重点管控水域等,科学制定监管制度和年度计划,形成水上监管电子巡航工作制度和机制,确保监管“有章可循”。并通过信息化监管实践,不断总结、及时调整,进一步完善监管制度和机制。

监管精准化。一方面,强化“动静联动”。充分利用湖南智慧水运综合监管平台电子巡航功能、“海事之眼”等信息化手段,及时掌握管辖水域动态,实现线上核查和现场检查“动静联动”,精准锁定涉嫌违章行为。另一方面,强化数据分析。加大对智能识别系统发现违法行为数据的统计分析,找到常见违法行为、违法时段、违法船舶等共同特征和内在关联,科学制定解决方案,杜绝事故发生。例如,株洲市花石渡口被多次监测出赶集日早晨5时至9时超载预警,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超载是因为赶集日旅客增多,船舶运力不足和驾驶员安全意识不足。为此实行科学调度运力、多部门强化重点时段巡查、加强渡工培训、实施行政处罚,用“组合拳”有效解决了渡口超载问题。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株洲水运将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全面发挥水运信息化监管平台作用,全力拧紧株洲水上交通信息化监管“安全阀”,持续推进全省水运信息化系统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