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春意盎然,新绿滴翠。近日,在湖南省长沙县果园镇田汉文化园里,情景演出《田汉与国歌》正在进行,全景式的演绎引人入胜,游客亦是戏中人。
作为湖南省首批十大特色文旅小镇,果园镇依托国歌文化,走出一条农文旅融合发展新路。而这条路径的起点,与田汉大道的建成通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为纪念田汉先生诞辰120周年,2017年,总投资1.9亿元的田汉大道动工修建,道路全长5.5公里,将沿路产业串珠成链,成为长沙县全域旅游发展大动脉。
田汉大道宽敞笔直,绿化、护栏、路灯等设施一应俱全。
阡陌开通途
行驶在宽阔平整的田汉大道,春风拂来,令人心旷神怡。田汉大道拉通后,居民去星沙城区的时间缩短到二十余分钟。
“镇域内外交通不完善,不仅影响群众出行,更制约着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县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说,黄兴大道虽从果园镇浔龙河穿过,但当时仅有村级小路与之连接,路况不好,车多时还容易造成拥堵。
2017年,在县委县政府的主导下,由县交通运输局具体实施,田汉大道正式动工。由于时间紧、任务重,长沙县将田汉大道建设项目纳入PPP项目计划,并成立专门工作小组,统筹规划、行政审批容缺受理,在2018年初完工通车,成为项目建设加速度的典型案例。
如今,修建后的田汉大道宽阔笔直,沿线银杏金黄,随微风摇曳,成为当地一条靓丽风景线。这条质量好、颜值高的农村公路,不仅解决了群众出行难题,也铺就出一条幸福路、民生路。
田汉文化园起始站,公交车等待发车中。
公交惠民生
“刘爹,又去给子女送菜啊?”4月10日上午,果园镇田汉社区金盆组的刘洪星提着新鲜蔬菜,准时踏上XT3路公交车,驾驶员黄顶和他打招呼。
刘洪星今年77岁,每周都会给子女送去蔬菜和鸡鸭。“以前骑摩托车送菜只能趁晴天出门,现在公交车到了家门口,出门方便太多。”刘洪星说。
2021年12月,XT3路公交车终点站设置在田汉文化园,像刘洪星这样搭乘车辆看望子女的越来越多。自线路开通以来,许多老人乘车接送孙儿,或是外出玩乐。
每天往返于线路之间,车上总是热闹十足,傍晚都有人在文化园等着发车去城区。
田汉大道破除乡镇发展交通瓶颈,城乡公交一体化在这里延伸,拉近镇域与星沙城区的距离,方便群众出行和城区市民前来游玩。
“坐半个小时公交就到目的地,就近游太方便了。”住在星沙城区的王先生说,趁着周末天气晴好,带孩子出来感受乡村风光,沿路风景很美,有吃又有玩,一家人体验感十足。
田汉文化园基础设施完备,是红色旅游好去处。
交旅竞出彩
千古百业兴,先行在交通。对于当地群众来说,路的通达,绝不仅是一条线的延伸,更带来了一连串的复合效益,成为“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通道。
“花果虾”品牌创始人夏冬林正是趁2017年田汉大道修建之际,抓住家乡兴业契机,打响“花果虾”品牌,成为第一批搭上农旅融合快车的“乘客”。
一花引来百花开,浔龙河樱花谷里此时正值盛花期,不少游客竞相打卡。顺路而行,只见道路右边稻虾养殖田、垂钓区宛如棋格,整齐排列,游客们在此吃虾钓虾,不亦乐乎。
不远处的张公塘美丽屋场,建有音乐广场、露营基地,也成了市民周末聚会团建的极佳选择。而在田汉文化园里,前来研学的团队络绎不绝,学生们听老师讲述田汉故事,感受爱国主义教育的洗礼。
依托田汉大道,果园镇完成从工业小镇到文旅小镇的转型,附近农户沿路摆上自家的蔬菜、家禽、手工红薯片、山楂片等农副产品,供过路游客选购,在家门口吃上了文旅饭。
路路都是景,景景都有路。近年来,县交通运输局以打造“畅安舒美富”的农村公路为目标,让公路赋能乡村农文旅产业发展,助力长沙县全域旅游建设,充分展现当地自然资源禀赋、红绿特色优势,书写一曲曲交旅融合发展交通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