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湘潭市全面启动超限超载非现场执法系统,借助科技的力量提升现代治理能力,为治超工作提供了新的解题思路。
系统记录寻踪迹,“蒙面车队”终落网
4月底,一支从株洲开往湘潭锰矿,规模达10多台货车的车队,经常在夜间开展有组织的超载行为,其中大部分车辆遮挡车牌,驾驶员蒙面。得益于治超治限非现场执法系统,该“蒙面车队”的违章行为被真实记录下来,路政人员在系统中将车辆图片和视频信息发送给交警,找出了货车和车主的真实信息,并推算出了车队的行驶轨迹。5月11、12日,这支蒙面车队在一次运输途中被路政、交警执法人员拦截,12台车依法依规受到了处罚,其中一台货车因为超出核载重量62吨,被处以29000元的罚款,创下了上半年超载单次罚金最高纪录。
治超可回溯取证,确保无漏网之鱼
只要被系统记录在案确认的违法行为,都会进行处罚。今年上半年,湘潭市11套系统共检测的车辆1000多万条次。其中,通过系统查处违法行为1167条,罚款361.34万元。重点查处非现场执法数据库中多次违法超限、遮挡牌照、“百吨王”以及“重点监控对象”货车57台。
治超“天眼”全天候,科技赋能补短板
今年上半年,市公路路政处现场执法共计检测车辆175908台次,处理车辆1051台次,出动执法人员4560人次;另一边,湘潭市11套系统上半年共检测车辆1000多万条次,其中系统认定的超限超载车辆为5万多条次,复核确为超限超载车辆为2957条次。非现场执法系统犹如“天眼”,全天候24小时的监测能力有效弥补了现场监测的短板,提高执法效率的同时,也为执法人员规避了深夜拦车执法的危险。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湘潭市每月超限超载率逐月下降,其中1月份的超限超载率为0.57%,5月、6月则都下降到0.32%。超限超载非现场执法系统的存在,犹如“电子警察”,监测违章的同时,更提高了运输车辆责任主体“不敢超、不想超、不愿超”的意识。未来几年,湘潭市还将增加10多台套非现场执法系统,增强执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