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水运局牵头研制的砂石运输船舶装卸装置关键技术在两艘运砂船上进行实船作业。左船是整体翻转式装卸装置,右船是折叠翻翻转式装卸装置。两种方案都能实现皮带机自由收放,使其完全收放到船舶甲板平面内,提高了船舶航行安全性和过闸效率。)
(工作人员现场演示两种运砂船翻转式自卸装置的收放过程。图片中其他运砂船安装使用的则是长达数十米的传统皮带机。)
10月25日,湖南省砂石运输船舶装卸装置关键技术研究科研项目验收会在长沙召开。验收委员会专家实地观摩了自卸装置实船使用演示过程,认为该技术可实现运砂船自卸装置的自由收放,提高船舶航行的安全性和船闸利用率,适用于在湖南砂石运输船舶中推广使用,可为全国砂石运输船舶自卸装置改造提供有益的借鉴。
湖南水运资源、水域砂石资源丰富,自卸运砂船在全省6977艘货运船舶中占37.4%,共2608艘,其安全直接影响了全省水上交通安全形势。而湖南传统的自卸砂船皮带机长达数十米,航行时船体受风面积大、重心高,严重影响船舶稳定性和操纵性,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同时,皮带机增加了船舶总长,使得每闸过船数量有限,严重影响船闸过船效率,且极易发生碰撞事故。
为提高砂石运输船舶安全性能和过闸效率,省交通运输厅批准了《湖南省砂石运输船舶装卸装置关键技术研究》的立项研究工作,由省水运管理局牵头成立课题组,进行技术攻关。
项目研究课题组通过充分调研,全面掌握湖南省航道、闸坝、船舶、装卸装置的现状和用户需求,结合国内研究动态,经技术攻关,提出了翻转皮带架的构想,并最终确定了整体翻转式和折叠翻转式两种设计方案。两种设计方案均可实现皮带机的自由收放,使其完全收放到船舶甲板平面内,提高了船舶航行的安全性。特别是在通航密集区域航行及船舶过闸、靠泊作业时可有效降低碰擦事故等水上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同时,自卸砂船皮带机架回收后,船舶总长将缩短30%以上,过闸时减少了占用闸室长度,提高了船闸利用率,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以湘江株洲枢纽过闸为例,通过项目成果推广,船闸通行效率将提高30%以上。
省水运管理局表示,下一阶段将按照专家意见进一步完善运砂船装卸装置关键技术的安全操作规程等内容,并在实践应用中积极加以改进和提高。根据推广计划,省水运管理局将在未来两年内在全省范围内推广运用这一技术,分批对全省运砂船舶进行技术改造,力争于明年6月30日前完成第一批过闸船舶的改造,完成改造的船舶可优先过闸;两年内完成全省所有运砂船的技术改造,努力提高全省水上交通安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