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 长沙新港彩旗飘舞,礼花绽放,我国内河28个主要港口之一的长沙港霞凝港区三期工程奠基仪式隆重举行。该项目是长沙市“十二五”水上交通建设第一个开工的项目,投资概算为47325.45万元预计于2013年6月建成。省交通厅运输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邹和平与长沙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领导为工程奠基。
长沙港霞凝港区三期工程将在一、二期工程的上游新建2000吨级多用途泊位2个,滚装船泊位码头1个,下游新建2000吨级件杂货泊位3个(其中2个件杂货直立式顺岸泊位,1个带雨篷挖入式港池泊位),南、北两端岸线总长878米;新建港区铁路专用线2.64公里,港外联络线3.1公里。设计货物吞吐量为集装箱18万TEU、件杂货吞吐量85万吨,滚装汽车1.5万辆、大件30件、设计通过能力集装箱20万TEU、件杂货94.6万吨、滚装汽车4.2万辆、大件60件。
据悉,建设三期工程有利于完善主枢纽港口功能,满足各种货类、货种装卸的实际需要,有利于提高港口吞吐能力和企业经济效益,促进长沙社会经济发展和现代物流业快速推进。
长沙新港一期工程于2003年7月投产,二期工程于2006年9月投产, 仅2009年,该港共吞吐各类货物436万吨, 集装箱年吞吐量突破10万TEU(标箱),迈上国内内河支线港口领先地位,发挥了现代物流公共平台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领跑了周边的物流发展,服务了区域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