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信息公开>通知公告
索引号 430S00/2014-63934 文号
发布单位 湖南省交通运输厅 来源 湖南省交通运输厅
公开日期 2014-03-27 12:24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统一登记号

关于印发《2014年交通运输安全生产“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

发布日期:2014-03-27 12:24
信息来源:湖南省交通运输厅
字号:【

湘交安〔2014〕98

各市州交通运输局,厅直有关单位:

  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的统一部署,现将《2014年交通运输安全生产“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行业本单位实际,制定实施细则,强化工作措施,狠抓贯彻落实,坚决遏制非法违法、违规违章现象,促进全省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湖南省交通运输厅

  20143月12

 

2014年交通运输安全生产“打非治违”

专项行动工作方案

  近年来,全省交通运输系统各级各部门按照省委省政府、交通运输部以及厅统一部署,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打非治违”工作,促进了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但“政府热企业冷、上面热下面冷、打非热治违冷”以及“不平衡、不协调、不同步”的问题依然突出,非法违法和违规违章现象大量存在,引发的事故时有发生,“打非治违”工作任重道远。为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和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精神,确保全省交通运输系统安全生产形势基本稳定,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打非治违”工作的统一部署,厅决定继续在全省交通运输系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现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标本兼治”,加强对“打非治违”活动的组织领导,严格监督执法,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规范交通运输安全生产法治秩序,促进交通运输系统依法安全生产,进一步推进全省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各项工作部署的落实,有效防范各类安全事故发生,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确保全省交通运输系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二、“打非治违”行动的重点领域和重点内容

  重点领域:水上交通、道路运输、城市客运和交通基本建设施工以及各地结合实际明确的重点领域。

  (一)打击重点

  1.水上交通

  (1)船舶或船员无证无照、无船名船号、证照不全或过期从事运输经营的;

  (2)客渡船超员、货船和内贸集装箱运输船超载的;

  (3)大船小证、违章航行的;

  (4)非客船非法载客的,非法从事渡口渡船运输,尤其是非法从事汽渡的;

  (5)非法从事危险品运输的;

6)在通航水域非法采砂和非法从事运砂行为的;(7)其他非法违法从事水上交通运输经营行为的。

  2.道路运输

  (1)营运车辆或从业人员无相关营运或从业资格证照、证照不全或过期的;

  (2)营运车辆超载出站的;

  (3)非法违法从事道路运输的。

  3.城市客运

  (1)城市客运车辆或出租汽车无相关证照、证照不全或过期的;

  (2)挪用、套用出租汽车号牌从事出租经营活动的车辆;

  (3)未经批准经营城市公共汽车的;

  (4)其他非法违法从事城市客运的和出租汽车运输的。

  4.公路水路交通建设工程施工

  (1)建设工程项目未经主管部门审批,建设单位不依法组织施工、监理招标,不按规定履行法定建设程序(含施工许可和质量安全监督手续)、规避监管,非法违法从事建筑活动的;

  (2)施工单位超越资质范围承包、违法分包、层层转包工程,违规托管、代管、挂靠的,以及施工企业无相关资质证书和安全生产许可证,非法从事建筑活动的;

  (3)证照被撤销、吊销,或因存在重大隐患被责令停产整顿仍擅自非法违法组织生产经营建设的;

  (4)停产整顿、整合技改未经验收擅自组织生产的和违反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规定的;

  (5)工程项目未按要求提取、使用、计量支付安全生产费用的;施工单位现场专职安全员数量未按要求配备的;使用不合格材料或机械设备的;施工安全监管制度和设备进场验收制度不全或制度执行不到位、或者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的;施工单位一线人员未经安全培训上岗的,或者未办理施工意外伤害保险的。

  (二)治理重点

  1.共性隐患和缺陷

  (1)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不健全、责任不落实的;

  (2)隐患排查治理、保护职工生命安全等工作制度和操作规程不健全、不落实的;

  (3)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未编制、未备案、未组织演练的;

  (4)未开展全员安全培训,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未经培训持证上岗的;

  (5)未按规定为从业人员配备劳动防护用品或劳动防护用品使用不当的;

  (6)违反规定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不安全工艺、设备、设施的;

  (7)安全设施、设备保养维护不当,带病运行的;

  (8)安全距离不够、安全通道不畅通、安全警示标志缺失的。

  2.水上交通

  (1)不落实客渡船“六不发航”的;

  (2)未经批准在通航水域进行水上水下施工作业的;

  (3)港口或通航水域水上交通秩序混乱的;

  (4)货船违反规定搭载无关人员的。

  3.道路运输和城市客运

  (1)不落实车站“三不进站、六不出站”制度的;

  (2)客运车辆夜间在达不到夜间安全通行条件的三级及以下山区公路行驶、或不按规定线路行驶的;

  (3)违规进行旅游包车营运的;

  (4)出租汽车跨区域驻点运营的。

  4. 公路水路交通建设工程施工

  (1)建设单位任意肢解工程,随意压缩合理工期,违法指定分包工程的;

  (2)未依法依规落实防坍塌、防高空坠落等相关安全生产防范措施的。

  三、工作步骤

安全生产“打非治违”专项行动贯穿全年,分五个阶段:(一)宣传发动和排查摸底阶段(2月下旬—3月底)

  各单位各部门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细则,深入宣传发动,把“打非治违”要求传达落实到基层一线。要迅速组织开展全面排查,通过“四不两直”暗访暗查,摸清非法违法的底子。特别要督促企业落实“治违”主体责任,建立和落实隐患自查自改自报系统,立查立改违规违章行为。

  (二)第一轮集中整治阶段(4—6月)

  针对排查摸底和暗访暗查发现的问题,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行业管理机构在当地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四个一律”的要求扎实开展集中整治,严厉打击各类非法违法行为,坚决落实关闭取缔措施。市州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厅直行业管理局开展全面检查督导,对非法违法突出的地区和领域,按照分片包干制度,责任领导要带队深入现场集中打击,推动“打非治违”工作扎实开展。厅组织对部分重点地区和驻点督导单位开展督查督导。

  (三)“回头看”阶段(7—8月)

  各单位各部门对前期开展的“打非治违”工作进行 “回头看”,重点检查责任制、隐患台帐、隐患整改、行政问责等工作的落实情况并及时通报,查漏补缺或“回炉补火”。

  (四)第二轮集中排查整治阶段(9—10月)

  启动第二轮排查,对发现的问题和隐患继续开展集中整治,巩固前段工作成果。市州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厅直行业管理局对“打非治违”工作再次开展全面检查督导。厅组织对部分重点地区和驻点督导单位再次开展督查督导。

  (五)巩固提高阶段(11—12月)

  各单位各部门全面总结“打非治违”工作情况,及时发现和推广先进典型,有针对性地加强安全生产制度建设,推动“打非治违”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市州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厅直行业管理局组织开展检查验收,将“打非治违”工作情况纳入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考核。

  四、工作要求

  (一)切实加强“打非治违”行动的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此次行动的领导,省厅成立由厅党组书记、厅长刘明欣为组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赵平、胡建新和厅党组成员、总经济师陈石祥为副组长的厅“打非治违”行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厅安委办。全省交通运输系统各级各部门要成立相应领导机构,严格落实行政首长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领导班子成员“一岗双责”的责任。省高速公路管理局、省公路管理局、省水运管理局、省道路运输管理局、省交通建设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局要按照各自的工作职责,具体组织和指导监督本行业、本系统的“打非治违”行动,确保取得实效。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城市客运管理机构要在当地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负责城市客运的“打非治违”行动。省厅委托省水运管理局派出工作组,重点就湘阴县、安化县水上交通“打非治违”专项行动进行驻点督导。工作组由局领导带队,抽调精干力量,在3月15日之前驻点到位。

  (二)严格落实县乡人民政府“打非”和企业“治违”的主体责任

  “打非治违”行动要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严格落实县乡两级人民政府“打非”的主体责任和企业“治违”的主体责任。各单位各部门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加强与安监、公安、工商、住房与城乡建设等相关部门的协作和联动,对排查出来的非法违法单位依法进行核查,报请县级人民政府依法作出关闭取缔决定并组织落实。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企业,要依法责令停产整顿。严格督促企业抓好自查自纠及治理安全隐患,对“治违”工作不落实、搞形式走过场的企业,要采取法律、经济等综合措施进行严肃处理。

  (三)扎实抓好安全生产宣传教育

  各单位各部门要督促交通运输企业严格执行客运告知制度和加强节后复工安全教育,结合“安全生产月”和安全文化进单位、进乡镇、进班组、进车船、进家庭的“五进”活动,采取志愿者行动、媒体公益广告、知识竞赛等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形式,引导广大群众和从业人员自觉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自觉抵制和举报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营造“打非治违”浓厚氛围。。

  (四)加强媒体和社会监督,严格考核问责

  各级交通运输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及时公布“打非治违”目标任务、责任人员、排查治理情况,使整个“打非治违”工作在阳光下运行,自觉接受社会和舆论的监督。要畅通安全生产举报渠道,鼓励、发动群众举报非法违法行为和事故隐患。要强化督查督办,邀请新闻媒体一同明查暗访,报道和曝光正反面典型,树立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和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本次“打非治违”行动将纳入今年年终交通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重要内容。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作风不实、执行不力的,省厅将依法给予警示通报或进行督导约谈;对工作不到位、整改不落实、在集中行动期间发生较大以上(含)事故的,将依法从严追究相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各市州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厅直行业管理局要加强对“打非治违”行动情况的调度分析,及时报送活动开展情况、富有特色和成功的典型经验及做法。各单位各部门行动方案于3月15日前报厅安委办;工作进展情况和《安全生产“打非治违”专项行动情况统计表》(见附件)每季度一报(下季度第一个月3日前,第四季度为12月底前)。

  联系人:龚国清,0731-88770236;传真:88770239;电子邮箱:52352979qq.com

  附件:安全生产“打非治违”专项行动情况统计表

 

附件

                安全生产“打非治违”专项行动情况统计表

           

             填报单位(盖章):年月日

单 位

组织集中执法行动

出动执法人员

人(次)

检查生产经营单位

排查发现隐患(其中已整改)

责令停产整顿企业

取缔非法生产经营建设单位

提请关闭企业

抓捕涉嫌犯罪人员

经济处罚

万元

问责领导干部

说明:1、本表每季度与“打非治违”工作进展情况一同报送;

    25个厅直行业局只统计填写本单位组织开展的“打非治违”情况,即与市州交通运输部门的数据互不包含。

    3、为大家报送方便,本表以安监部门的格式为准。2013年底厅安委办要求各单位报送的基础数据统计套表(含培训、日常检查、平安交通等),厅将继续组织报送,报送频率亦为每个季度一次,套表将另行发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