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信息公开>政务动态>厅直动态

湖南普货车辆道路运输证换发和年审:开启跨域“一窗受理”改革创新模式

发布日期:2025-08-01 15:07
信息来源:厅政务服务处
字号:【

“原来要回长沙折腾两天,现在到邵阳政务大厅1小时就搞定年审,太方便了!”这是长沙籍货车司机张先生日前在邵阳市政务服务中心交通政务窗口,完成跨域普货车辆年度定期审验后的点赞;也是湖南自2025月5月试行跨域“一窗受理”试点工作以来的一个缩影。截至2025年7月底,通过两个试点事项在5个试点地区之间开展跨域“一窗受理”,共产生实际办件41件;办理周期从原来的48小时,压缩至1小时,并实现了“数据跑路”替代“群众跑腿”。

一、系统重构服务,破解跨域办理瓶颈一是聚焦问题,高位推进。针对政务服务事项特别是高频事项尚不能跨域“一窗受理”“一网通办”的问题,湖南省委主要领导作出了“探索全省任一县级以上政务服务中心可‘一窗受理’所有政务服务事项”的重要指示,省交通运输厅联合省数据局、省政务服务和大数据中心,研究制定试点工作实施方案,选取“普货车辆道路运输证换发”和“年度定期审验”两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于今年5月在长沙、湘潭、邵阳市本级及长沙市天心区、湘潭市湘潭县5个地区,率先推行跨域“一窗受理”改革试点。二是协同联动,凝聚合力。建立省交通运输厅牵头,省数据局、省政务服务中心及相关市州交通运输部门共同参与的联动协调机制,实行“一周一调度”工作制度和“任务推进表+问题清单”双台账管理模式,组织跨区域协同测试20余次,有效解决数据核验、流程贯通等问题25个。三是流程再造,统一标准。对两项试点事项的申请条件、材料清单和办理环节进行全面规范梳理,通过数据共享和非必要材料精简,最大程度实现“三个免于提交”,并编制印发《道路运输高频事项跨域“一窗受理”辅导手册》,确保全省范围内审批标准统一规范。四是技术赋能,强化支撑。重点组织省“一网通办”系统和省道路运输三级协同系统等技术支撑单位,构建跨域“一窗受理”线上服务通道,申请人可通过“道运通”APP、“湘易办”APP或湖南省政务服务网提交申请,业务数据实现自动流转分发。线下在试点地区政务服务中心设立专窗,配备专人负责材料受理、系统录入及结果反馈工作,构建形成“异地收件—线上流转—属地审批—结果互认”的闭环运行机制。

二、三地先行试点,探索跨域联办路径。长沙市:聚焦机制创新,打造协同样板。作为综合窗口改革先行地区,长沙市依托现有政务服务体系,建立“交通部门+政务中心”双牵头工作机制,创新实施‘周调度+条线反馈’工作制度。以天心区为核心试点,多次提出要素设定优化需求和系统流程建设建议,有效促进了省“一网通办”平台用户体验提升。湘潭市:突出服务下沉,破解基层痛点。针对货运司机群体特点精心编制操作手册,同步加强窗口工作人员业务培训,提升服务能力水平。建立帮办代办服务机制,为老年驾驶员、不熟悉线上线下操作的群体提供“一对一”帮办服务,协助完成账号注册、信息填报、材料上传及电子证照领取(刷新)等操作。邵阳市:强化实战攻坚,纾解堵点难题。成立工作专班,健全保障联席协同机制,确保跨区域工作步调一致、协同推进。创新实施“首违不罚”柔性执法机制,累计减轻相关企业负担约8.3万元。聚焦业务协同规则、数据共享标准、系统对接接口等深层次问题,梳理系统堵点和业务难点29项,解决28项,形成有效解决方案,并将试点实践经验固化为标准化操作流程。

三、改革成效明显,服务质效稳步提升。一是办事效率显著提升。试点事项平均办理时限压缩至5个工作日内,较传统时限缩短60%以上。例如,申请人在湘潭市服务窗口提交材料,数据实时流转至长沙市进行审批,实现当日办结,较原流程减少申请人跑动2次,平均每次节省交通、误工成本150-200元。二是服务体验全面优化。 通过积极协调相关单位深化数据共享应用,大幅减少申请人需提交的材料数量和办理环节。依托短信告知、电子证照自动刷新等功能,实现办理结果“零跑腿”获取。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未发生投诉或超时办件情况。三是改革经验有效固化。形成《系统对接技术指南》《跨域“一窗受理”操作规范》等5项制度性成果,提炼出“材料精简—系统互联—属地审批—结果反馈”的可复制推广流程,为全面推进道路运输事项跨域通办奠定了坚实基础。

下一步,湖南将继续深化跨域“一窗受理”改革工作,加快推进道路运输事项标准化梳理进程,推动客运车辆证换发、驾驶员从业资格证审验等更多高频事项纳入跨域通办范围,稳步实现“任一政务服务中心可办、任一政务服务事项能办”的改革目标,为全国道路运输政务服务改革创新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湖南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