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回暖,春潮涌动。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湖湘大地擂起激昂奋进的战鼓,公路部门也奏响了养护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春之声”。
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公路部门抢抓春季养护黄金期,围绕路面病害处治、路域环境整治、路肩边坡整修、桥涵隐患排查等养护工作集中发力,抓铁留痕,为复工复产提供良好的公路环境。
春分时节,沅澧大地桃红李白,鸟语花香,条条公路如玉带般在春天的色彩中延伸。近日,常德市公路建设养护中心集中力量加速推进公路日常养护工作。
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为原则,近日,津市市公路养护人员组织人力物力对S516线新洲至棠华线白衣镇路段坑槽逐一填补修复,确保清缝彻底、灌缝饱满、路面整洁、线型美观,延长公路使用寿命,提高路况质量。此外,调配车辆对S205、S306干线公路安全钢护栏组织清洗。
据常德市公路建设养护中心统计,常德市复工复产以来,全市公路部门全面加强公路日常养护和预防性养护,共出动养护人员7891人次,完成沥青路面挖补4570平方米、裂缝处治9230米;水泥路面清灌缝2100米、裂缝处治9475米;清洗安全钢护栏1.8万余米,并完成了37公里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大中修工程施工图设计工作。
凝心聚力 打造生态公路“靓丽名片”
阳春三月,丽日晴空,红叶石楠的火红嫩芽与公路沿线繁忙景象交相辉映。身着公路标志服的养护人员正路肩铲挖、培填松土、种植树花......

G209线养护人员对红岩溪观景台补种红叶石楠
自今年3月以来,龙山县公路建设养护中心抢抓种植时节,在G209线狮子头至凉亭坳、S255线洗车至里耶、X004线农车至洗车3条线路共计117.764km,补植绿化、种植花草、培填路肩。集中对龙山沿线公路与景区(点)、公路观景平台两侧,可视范围内的天坑、荒山、废弃采石场裸露山体等区域进行绿化改造,做到不留死角全覆盖。

对S255线洗车至里耶观景台种植桂花树
充分利用已有自然绿化景观,因地制宜,因路制宜,做到人造绿化与自然绿色相结合,做到安保修复改造、路肩水沟、桥梁改造等预防性养护与绿化相结合,打造以平安样板路、生态文明路、最美公路等为代表的品质工程,完美诠释龙山公路“畅、安、舒、美”的通行环境。

养护人员在S255沿线搬运补种的红叶石楠树种
截至目前,龙山县已投入绿化资金280余万元,人力800余人次,挖机30余台班。绿化树种桂花8000棵、紫薇8000棵、紫荆花20000棵、硫磺菊600斤、波斯菊300斤、百日菊300斤、金鸡菊200斤。 本周蓝色寒潮预警已经拉响,26日起,随着冷空气南下,湖南多地进入“雨一直下”模式。进入春季,雨水偏多,雨季养护隐患处理尤为重要,如土方坍塌、水土流失等造成公路路基受损,路面病害严重。为保障公路畅安,湖南公路养护队伍,不惧风雨,不畏险阻,抢险速度之快、效果之佳,令人赞叹! 近日,永州双牌县公路建设养护中心一线养护工人巡查时,发现S230线K46+700处路中央“躺”着一块约百斤重的石块,且此处又是弯道,驾驶员稍不注意就会撞上,具有极大的安全隐患,严重影响公路安全畅通。

发现险情后,双牌县公路建设养护中心茶林公路站养护人员立即拿出随身携带的工具,利用杠杆原理,将巨石撬滚到公路旁,随后用铁锤把落石打碎成人工能搬动的小块,再一块块将其搬上养护用车进行彻底隐患清除,经过10余分钟紧急抢险,道路得以畅通无阻。


双牌线管养的公路大都处在大山里,且多为临崖路段,山崖多由石头和砂土组成。春季雨水多,石头和砂土受雨水浸泡容易发生垮塌、落石、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对公路通行产生极大影响。今年以来,截至目前,该中心清除落石213次,泥石流35次。同时,双牌县公路建设养护中心通过摆放警示标识或面对面宣传的形式,提醒过往车辆驾驶员,正值汛期,下雨天多,行车时遇到坡陡、弯急要减速缓行,预防交通事故发生。
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湖南公路系统干部职工充分发扬“湘路精神”,多次在隐患清查、除冰保畅、交通问题顽瘴痼疾整治等工作中展现公路人的精神风貌,弘扬公路养护行业的强大正能量。下一阶段,湖南公路部门将继续立足岗位、履职尽责,积极备战即将到来的汛期安全防护工作,为公众出行提供更优质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