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同县地处湘西南边陲,毗邻贵州天柱县和邵阳绥宁县,全县总面积2248平方公里,辖8镇17乡,346个村,总人口35.4万人。自“十一五”交通建设发展规划全面实施以来,我县农村公路得以较快发展,公路通车里程已达1476.033公里,其中:县道223.811公里、乡道509.235公里、村道公路661.388公里,基本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的乡乡通、村村通发展目标,公路路面硬化率达到75.4%,极大地改善了全县农村公路的道路通行条件。但与此同时,我们也深切的注意到农村公路建设中道路安保设施建设的相对滞后,农村公路安全形势面临着较为严峻的考验。为此,近些年来我县将加强农村道路安保设施建设做为交通发展战略的一个重点,列入了地方经济建设的总体规划,通过积极借助国家的政策优势,采用上引下联的工作方法,充分调动乡村建设的积极性,在农村公路安保设施的建设过程中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统一思想,形成共识
多年来,我县农村公路的建设因受限于山区地理条件和相对窘迫的财政资金,建设标准大多偏低,急弯陡坡的处治往往难以满足技术规范的要求,临崖、临谷、临水等“三临”路段缺乏必要的安保设施。出现了一方面因道路条件的改善,群众购车愿望被充分调动,农村车辆增多,车速加快,农村经济出现了较快增长;另一方面却又因安保设施的缺乏,农村交通运输安全隐患有增无减,农村客运班车有路难行,农用车非法载客屡禁不止的局面。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热切关注的焦点,引起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由此,我县专门成立了由分管副县长挂帅,交通、安监、公安、交警、公路、运管及乡镇主要负责人参加的领导小组,将交通安保设施建设列入政府议事日程,统一思想认识,凝聚工作合力,强化组织领导,形成了由交通牵头、部门协作、齐抓共管、多头并进的工作局面。
二、因陋就简,分步实施
我县农村公路线路分布相对均衡,但由于地理条件差异所反映出来的安全现状却各有不同,急弯陡坡和临涯临涧路段相对较多,公路安保设施的建设面广、量大,投资甚巨,与我县财政支付能力矛盾突出。为此,我县确定了“因陋就简、量力而行、分步实施、全面保障”的工作方针,充分利用国家政策,积极争取国家补助项目的支持,重点加强了县道干线公路的安保工程项目建设,先后争取国家补助资金560万元,地方财政配套150万元,完成了S222、S318及坪蒲公路、漫上公路的安保工程项目建设和团分线、洪鲁线、会向线等县道危险点段的治理,累计完成干线公路防撞墙(栏)1226米,钢护栏9478米,警示墩4357个,示警桩14760根,设立交通标志标牌321块;同时将安保工程建设引入到了在建工程项目管理,同步完成了坪宝线、苏炮线、铺青线的安保设施建设;今年7月,又借助全市溆浦农村公路运输安全现场会议的契机,在团河镇全镇试点村级公路安保设施的建设与推广工作。由陈新来副县长亲自带队,交通局长、安监局长坐阵指挥,镇党委书记、镇长全力组织,公路、运管、交警各司其职,宣传发动工作深入到全镇每家每户。县财政投入资金60万元,负责乡村公路路基补缺、防撞墙、钢护栏等大型项目建设,乡村自筹30万元,负责路肩填培、示警桩、标志牌的建设,为节省资金,群众创造性的将当地丰富的木材资源应用到示警桩、标志牌的制做,并组织群众义务投工投劳,取得了较为成功的经验,全镇14个行政村58.681km村级公路安保设施建设一步到位,农村客运班车顺利开进了每一个村庄。
三、严格管理,全面保障
我县从科学规划、政府引导、创新机制、强化管理等多方面着手,积极探寻农村公路安保设施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把“以保障群众出行安全、便捷、经济”的服务宗旨贯穿于全县交通工作当中。首先是积极引导,全面落实农村公路分级管理原则,强化乡、村责任,增强群众对于村级公路的自我管理和自我建设维护的意识,从而营造出相对浓厚公路建设氛围,积极推进农村公路各方面建设的向前发展;其次是多方筹资,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群众自筹为辅的筹资方式,采用国家政策补助一点、财政预算安排一点、银行贷款解决一点、受益群众捐助一点的方法,落实公路安保设施建设资金。由于团河镇农村公路安保设施建设试点的成功,县人民政府已决定向全县推广,正积极与各专业银行联系,拟贷款1000万元,完成全县村级公路的安保设施建设任务,力争实现农村客运班车的村级通达率达到100%;第三是强化管理,我县在公路安保设施建设上,一直坚持“以人为本,质量第一、安全至上” 的管理理念,严格管理措施,狠抓工程质量,实行项目管理责任到人,施工质量一票否决。同时,加强了农村公路安保设施建设后的管理工作,将之纳入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考核范畴,以确保建设成果得以持续发展。
我县农村公路安保设施建设才刚刚起步,工作任务仍然任重道远,尤其是全县安保设施建设巨额资金的筹措和建设后的养护管理工作还须做出不懈的努力。我们坚信,有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各级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有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拥护和积极参与,我县农村公路安全设施建设必将取得长足发展,铸就出“绿色生命的安全通道”,让全县群众出门走好路、乘安全车、驶放心路。
会同 县 交 通 局:覃永锋 向云 彭艳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