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信息公开>政务动态>厅直动态

创新思路 科学谋划 努力开创农村公路建设新局面

发布日期:2010-12-21 00:00
信息来源:
字号:【

近年来,我局紧紧抓住交通建设发展的大好时机,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把县乡公路建设作为实施“交通先行”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把县乡公路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旅游开发、扶贫开发相结合,加强领导,积极谋划,科学管理,实现了县乡公路建设又好又快的发展目标,为我县经济社会 “率先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交通支撑。共实施县乡公路建设404公里,全县28个乡镇的县乡公路全部实现了水泥硬化。为了进一步延伸路网,把我县与邻省、邻县的“断头路”全部列入改造计划进行了新建和改造。新增县乡公路68公里,其中2010年完成42.5公里,为计划数(39公里)的109%2009年,我局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交通运输部联合授予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先进集体。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芷江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全县农村公路建设,把县乡公路建设列入全县重点建设项目来抓,这是我县农村公路建设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前提,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领导亲自挂帅,层层成立班子。为了把县乡公路建设这一利民、惠民工程落到实处,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县委书记亲自挂帅,负责农村公路建设的指挥工作。成立了由县分管领导任组长,县财政、国土、林业、税务、环保、水利、电力、电信等部门和有关乡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县农村公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交通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局党组书记、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县公路管理站、局办公室为成员的专门领导机构主管此项工作,并成立了以局长负责的县乡公路改造工程公司,具体组织工程实施。同时,各相关部门和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负责协调相关事项,真正形成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格局,做到了层层有领导,层层抓落实。

(二)研究政策措施,及时落实到位。为了把县乡公路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县委、县政府先后多次召开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议、县长办公会议及调度会,对县乡公路建设进行专题研究和安排部署,形成专题会议纪要。先后出台了《芷江侗族自治县农村公路管理办法》、《芷江侗族自治县农村公路建设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今年又出台了《芷江侗族自治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办法》(试行),确保了我县农村公路建设工作有章可循、稳步推进

(三)深入工地一线,现场排忧解难。农村公路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牵涉的层面比较广,面临的情况比较复杂。县领导不仅在宏观层面予以重视和关注,还经常深入建设工地一线,检查指导县乡公路建设,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如今年4月,在修建洞下场乡至梨溪口(涉及新晃县2个行政村)公路时,当地村民以山地和青苗补助低为由,几次聚众阻工。县长吴飙亲自带领财政、国土、农业、林业、交通等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深入建设工地,耐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细致地同他们宣讲相关政策要求,最终达成了双方都满意的效果。 

二、科学谋划,力求突破

县乡公路建设的迅猛推进,使我县交通干线公路迅速畅通。但是我县与邻省、邻县之间的“断头路”较多,阻碍着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和致富奔小康。为了便利百姓的交通出行,积极与邻省、邻县之间的公路实现对接,解除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制约,我们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全县的“断头路”进行了实地勘测和充分调研,积极向县委、政府汇报,获得了县领导的高度重视。在拟定《芷江侗族自治县县乡公路建设实施办法》(试行)的同时,积极向上汇报争取建设计划。今年,我们争取到市局下达的39公里通乡公路建设任务,根据“先急后缓、先易后难”的原则,全部用于 “断头路”建设,并超额完成3.5公里。现今,与我县交界的贵州省万山特区、中方县、麻阳县、新晃县等县的“断头路”均已实现了对接,使全县农村公路路网进一步延伸,拓展了我县对外经济贸易交流的渠道。

三、争取资金,加大投入

公路建设资金问题是影响目标实现的关键,为了确保县乡公路建设资金足额到位,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争取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的投入。

(一)争取上级计划资金。近年来,我们充分利用上级给予

的优惠政策,除完成市定建设任务外,还努力争取把邻省邻县的“断头路”工程全部纳入省里计划,共争取上级计划资金2240万元。

(二)争取县级财政资金。近年来,我们在县财政异常困难的情况下,积极向县人民政府请示汇报,每年争取的农村公路建设配套资金投入在1000万元以上,累计投入资金达6700万元。

(三)争取安保建设资金。我们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的方针,在大力投入县乡公路建设的同时,对县乡公路危险路段实施安保工程。近年来,共投入安保资金840万元埋设反光镜、修砌防撞墙、安装钢护栏、设置隔离带,统一制作了限速、限载等相关标识牌,极大地保障了我县农村公路的平安畅通。

四、加强监管,确保质量

质量是工程建设的生命。为确保通乡公路工程质量,我们狠抓了各项管理。

(一)抓制度制订,健全管理体系。我县先后印发了《芷江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年实施方案》、《芷江农村公路质量管理办法》等政策措施,建立起我县公路建设“企业自检、工程监理、业主管理、政府监督”的四级质量保障体系,为推进县乡公路建设质量管理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同时,我们认真推行“项目法人制”、“工程招投标制”、“双合同制”、“质量终身责任制”、“项目巡查制”和“工程质量监理制”等一系列制度,建立起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质量控制体系,为“质量年”活动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制度基础。

(二)抓队伍资质,严格准入管理。在全县农村公路建设中,全面推行施工队伍市场准入管理,做到“无资质不准进入、无技术不准进入、无机械设备不准进入”。对每个施工队伍都建立了质量和信誉档案,不符合条件和出现工程质量问题的施工队伍,坚决不允许进入。同时,对项目经理驻场时间、施工技术指标、施工安全等方面都做出了明确规定,制定了相应的处罚措施,对达不到要求的坚决停工整改。

(三)抓监督落实,确保质量安全。一是明确责任主体。我们与项目村和施工单位签订协议时,都提出和强调质量要求,明确质量责任主体,落实质量安全责任,结合项目实际,签定责任书,逐步完善了通乡办(质安站)抽查、公路站巡查、施工单位自查、监理单位跟踪检查、村民义务督查五级质量督查体系。二是全面推行义务质量监督制。在与项目乡镇签订协议时,明确要求项目乡镇指派1-2名义务质量监督员,把责任心强、懂业务的乡民代表聘请为质量监督员,实行跟班作业,旁站监督,强化现场质量监管。三是强化日常管理。交通局领导每周抽出2个工作日对所有在建项目进行例行检查,1个工作日进行重点检查。实行分标段挂项目的工作制度,具体挂项目责任人深入一线协调服务和检查督促时间每月不少于15天。每月召开项目负责人、施工负责人参加的质量安全通报、告戒会,每年集中召开23次质量通报会议,各乡镇分管领导、通乡办技术员、施工单位负责人、工长参加,总结通报阶段性通乡公路质量情况。与此同时,我局除聘请市里的专职监理外,还聘请了已退休有着丰富经验和专业技术的工程师,采取定期巡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旁站视检与抽样检查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公路建设工程进行监督指导。四是严把质检关口。根据相关文件精神,我们建立了农村公路建设检测实验室,具备了砼强度、砂石材料、配合比试验、路基弯沉和路面取芯等常规试验检测设备和工作能力。为加大检测试验器材的推广应用力度,提高公路科技含量,我们每年都对购置的检测、试验设备指定了专人认真调试、安装、管理、使用,积极对建设项目进行科学自检(检验),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五、加强沟通,搞好协调

县乡公路建设工作量大,涉及部门多,只有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取得大力支持和配合,才能争取工作的主动权。针对县乡公路建设的技术质量问题,我们积极向省、市业务部门的汇报工作,在工程配套建设、质量检测、竣工验收等方面取得了上级的大力支持。针对建材价格上涨,资金到位慢的情况,我们通过与财政部门沟通,向县人民政府汇报,使公路建设资金足额及时到位,且使通乡公路县财政配套资金由原来的10万元增加到12万元。针对公路建设用地,我们积极争取国土、林业、水利部门的支持,使建设中涉及占用的耕地、林地、林木、水利设施,减免了一切相关费用。针对建设中民爆物品的管理,我们主动与公安部门联系,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了特事特办。针对公路建设中的税费问题,我们积极向税务、环保部门进行申请,全部获得了减免。针对建设中涉及通讯及杆线的迁移,我们主动与广电、电力、电信等部门沟通,使其全部无偿迁移。“众人齐心划大桨”。与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与协调行动,为我县县乡公路建设保质保量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芷江侗族自治县交通局:杨顺友 何世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