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信息公开>政务动态>厅直动态

立足实情 创新举措 构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监管新体系

发布日期:2010-11-29 00:00
信息来源:
字号:【

溆浦位于雪峰山北麓,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大县。县域总面积3440平方公里,辖43个乡镇,690个村(居)委会,总人口近90万人。长期以来,因农村道路交通基础设施落后,群众安全意识淡薄等多种因素影响,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问题十分突出,据统计,农村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占全县交通事故的比重高达70%以上。特别是2005年发生在我县祖市天镇的“11.19”重大交通事故,死亡11人,敲响了我县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的警钟,引起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近几年来,溆浦县公路运输管理所始终把农村道路交通客运安全监管工作放在全所工作的重中之重,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的部署,努力克服装备差、经费缺、环境劣等困难,深入全面分析农村道路客运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立足实情、创新举措,探索了一套农村道路交通客运安全监管的新体系,全县农村道路交通客运安全事故大幅下降,人民群众出行便捷、出行安全得到充分保障。回顾近两年的工作,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突出调研座谈,科学谋划农村道路交通客运“安全策”。

毛泽东同志曾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农村道路客运安全监管形势复杂,管理难度大,我所在加强农村道路客运安全监管的首措是广泛开展调研座谈,确保工作有的放矢。自2009年以来,先后多次组织运管精干力量深入全县各乡镇、行政村,对我县的农村道路、客运站场建设、车辆、人员分布、出行方式、出行特点、客运线路通达、各乡镇安全管理措施等情况展开深入调研,同时召开各类座谈会,向广大人民群众、所在地政府问计、问策、问需、问难,充分听取和收集社会各界意见。在调研基础上我所以重点乡镇为节点汇制了农村道路交通网络规划图,撰写了《当前我县道路交通运输矛盾与安全状况及管理对策》、《浅析通村客运的拓展方向》等调研材料、理论研讨文章,为农村道路交通客运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夯实了基础,做了有益的理论探索。20099月,县委县政府决定在原花桥辖区开展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试点工作,我所在试点工作中采取的“两个创新”即创新农村客运审批模式(改变以往经营户找线路,运管批线路的审批模式,所有新开通的线路全部采用先由运管部门会同当地政府调查规划,县政府组织相关职能部门进行道路勘验,再公开竞线,最后运管审批的新模式,促使新开通的农村客运线路运力布置合理,布线科学),创新农村客运管理模式(本次新审批的客运车辆全部结合站场管理由湘运日晟农村客运公司统一管理,客运公司可依据实际情况在辖区内自由调配,科学安排运力,以保证农村客运高效、安全、有序运行)得到县委县政府及上级有关部门的肯定,并且还在交通运输部的网站上予以登载。

二、突出宣传教育,强化农村道路客运“安全观”。

宣传教育一直是我党各项工作获取胜利的传统法宝之一。我所在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客运安全监管中始终把宣传教育放在一个十分突出的位置,总揽安全监管工作全过程。一是强化干部职工安全教育。我所进一步完善了干部职工安全教育培训机制,规定:除重大活动、节假日外,每个季度进行一次在职干部安全专题教育,各股室站队每月、所每季度召开一次安全例会,促使全所干部职工紧绷安全弦,牢牢掌握我县道路运输安全形势,树立做好安全监管工作的危机感、紧迫感和使命感。二是强化驾校培训监管。督促驾校严格开展驾驶员培训,坚持质量第一,安全第一标准,完善培训内容,严惩弄虚作假,从源头上加强驾驶人员管理,提高驾驶人员的素质和安全意识。三是强化道路运输从业人员培训。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的培训内容即有法律法规、安全知识、事故急救常识,又有生动鲜活的道路交通安全事故案例分析;还专从县交警大队拷贝了交通事故案例光碟进行放映,变文字灌输为形象感染;组织培训人员分析讨论本地重大道路交通安全事故案例,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思考;组织培训人员到交通事故发生点观看,变间接教育为直接教育。通过多方举措提高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识,道路交通事故防犯意识,使道路运输从业人员树立“遵守交通规则就是安全,违章驾驶就是犯罪”的职业道德意识。四是强化道路交通安全宣传。积极开展“安全生产年”、“安全生产月”活动,以安全文化“五进”(进农村、进社区、进单位、进学校、进家庭)活动为载体,组织运管人员走乡入户开展交通安全宣传,营造浓厚的安全氛围,取得人民群众对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理解与支持。在宣传渠道上除利用传统的横幅、标语、宣传车、展台的基础上,不断采取新措施,探索新形式,以强化安全宣传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例如对违法人员进行公开曝光,张贴公开检讨书等方式,警示其它经营业户合法经营、守法经营;在县湘运汽车中心站候车室,利用电视滚动播放交通安全教育节目等方式,对广大群众进行安全教育,提高群众的安全乘车意识和自我安全风险防范意识。

三、突出规范整治,构建农村道路客运“安全网”。

规范整治工作是全面规范农村客运市场秩序,防范农村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发生、实现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的有效举措。我所积极在全县范围内集中力量开展各类规范整治行动,在县委县政府组织开展的农村道路交通规范整治行动中全力投入、发扬风格、尽职履责。规范整治中我所重点把握三个环节。一是重点把握路况整治环节、打造“安全路”。近几年, “通达”、“通畅”工程的实施,使我县的农村道路交通设施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但农村公路仍然存在标准低、路况差、隐患多、安全防护设施有待完善等众多问题,在农村道路交通规范整治中我们会同有关职能部门,要求所在地政府严格按照《怀化市农村公路客运许可和道路勘验暂行技术要求》完善农村公路事故多发点和危险路段的标志、标牌、标线,增设急弯、陡坡、临水、临崖路段、长下坡路段的警示标志,三级以下山区公路禁止客运车辆夜间通行的禁令标志,以及居民区、学校等路段的减速带。对达不到通行条件的路段,整改不到位,一律不投放营运客车辆,并设立营运客车禁止通行警示标志,。二是重点把握农村道路客运违法、违章行为的打击环节,亮出“安全剑”。近二年来,我所开展各类农村道路客运安全执法行动125次,出动运政执法人员近400人次,执法车辆90余车次,发现整改安全隐患近50处,实施行政处罚近300起,罚款近15万元、有力地打击了农村道路非客运车辆违章载客、客运车辆非法营运、营运客车超载、超员、超范围经营、乱班乱线等违法、违章行为,规范了我县农村客运市场秩序,净化了农村客运经营空间。现阶段,县委、县政府组织的农村道路交通规范整治暨“打非治违”专项行动中,我所专门选派了五名执法人员由班子成员亲自带队,并配一台执法车和一部摄像机,全力参加。在集中整治行动时,我所还随时抽调县稽查大队及所在地交管站运政执法人员参加,以加强执法力量,提高威慑力,提升规范整治成效。三是重点把握农村客运网络化建设环节,开通“安全线”。在规范整治中我所与各乡镇政府及时沟通,做好农村客运线路发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