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烫的沥青蒸腾着热气,橙色的身影在热浪中穿梭、忙碌。补坑槽、填裂缝、清边沟、修设施……每一个精准的动作,每一次专注的检查,都是对“畅安舒美”通行环境的庄严承诺。高温,是挑战,更是号角!全省各级公路部门正以高度的责任感、科学的应对措施和忘我的奉献精神,打响了一场战高温、保畅通、护安全的硬仗。
长沙市宁乡市
上午10时许,地表温度已逼近50℃。在G319国道养护现场,宁乡市公路部门养护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坑槽挖补工作。他们手持铁镐、扫把等工具,仔细清除坑槽废料,再操作压路机压实新铺设的沥青。汗水顺着安全帽带不断滴落,工作服早已被浸透,但他们的动作依然稳健有力。
越是高温天气,越要加强巡查和养护。养护工人们增加巡查频次,重点检查路面病害,确保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在施工路段,工人们规范设置了警示牌、锥形桶等警示标志,并安排专人指挥交通,确保施工安全。
据了解,为应对高温天气,宁乡市公路养护中心采取了多项措施:调整作业时间,避开正午高温时段;配备充足的防暑降温物资;加强安全教育培训。这些举措既保障了工人的健康安全,又确保了养护工作的正常开展。
长沙市浏阳市
为确保公路安全畅通,浏阳市公路建设养护中心开展了路肩反坡治理、坑槽治理等一系列专项行动。炎炎烈日下,养护人员争分夺秒清理遮挡公路标志牌的繁茂草木,及时补划路面标线3820平方米,进一步提升了道路指引的清晰度,为行车安全筑牢坚实屏障;积极开展路肩反坡治理,通过修正路肩高草、反坡40万余米,有效维护了路基稳定与排水通畅;抢抓高温沥青修补黄金时机,及时修补路面坑槽4965平方米,完成路面灌缝23156米,全力守护公众出行的舒适与安全。
娄底市娄星区
近日,娄底市气温持续攀升至35℃以上,气象台不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然而,在S226线普通省道安全设施精细化提升工程现场,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工人们顶着烈日、不惧酷暑,抢抓晴好天气,始终坚守在岗位上加紧施工。
据了解,此轮安装的钢形护栏,采用了先进的材料和工艺,具有高强度、耐腐蚀、抗冲击等优点,能够在车辆发生碰撞时最大程度减少损伤。在安装过程中,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标准规范作业,对每一根立柱的间距、埋深都进行精确测量和把控,确保护栏安装牢固、整齐。
普通国省干线安防设施精细化提升是“七大攻坚”中民生补短提质攻坚的重要内容,属于民生实事项目。娄星区公路建设养护中心今年主要针对S226、S326、S323、G234线部分防护能力不足、标志标线缺失、临水临崖等存在安全隐患的路段实施提升,总里程为15.418公里。截至目前,已安装钢护栏2230米、标志标牌36块、补强标线726平方米。项目完成后,将显著提升道路安全防护水平,既为过往车辆和行人筑牢安全屏障,也能有效改善营商环境,为娄底高质量发展贡献娄星公路力量。
娄底市涟源市
在涟源市的农村公路上,一场改善人居环境的“硬仗”正在打响。此次攻坚行动共涉及74条线路、总里程达699.3公里。市农村公路建设养护中心集结130余名养护人员顶烈日、战酷暑,身影活跃在蜿蜒的公路上,俨然成为烈日下最动人的风景线。
此次行动中,市农村公路养护中心科学调度60多台清扫车、洒水车等养护车辆高效运转,累计清扫路面410余公里,疏通清理边沟340余公里,清运散落垃圾600余吨,有效改善了路域环境卫生面貌,保障了公路运行安全与舒适度,用实际行动助力沿线村容村貌提升。
怀化市芷江县
今年汛期,芷江县遭遇了连续强降雨天气,公路设施严重损毁。为尽快恢复道路完好,保障群众出行安全,芷江县公路建设养护中心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精干力量,对全县公路进行全面排查和修复。
在320国道上,一群身穿橘黄色背心的养护人员格外引人注目。他们顶着烈日、冒着高温,奋战在公路修复一线。有的在清理塌方,有的在修补路面,有的在疏通排水设施,尽管汗水湿透了衣衫,但他们依然坚守岗位,一丝不苟地完成每一项工作。
“天气炎热,工作确实辛苦,但看到道路恢复畅通,我们心里就踏实了。”一位养护人员说道。为了避开高温时段,他们每天凌晨5点就出发,晚上7点才收工。尽管条件艰苦,但他们毫无怨言,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芷江县公路建设养护中心负责人表示,汛期过后,公路修复任务艰巨,但全体养护人员不畏艰难,全力以赴。目前,受损公路的修复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中,预计在两周内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