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干线公路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张家界市交通建设质量安全监督站于6月3日对桑植县长征纪念馆至贺龙公园公路项目(白石至天子山街道段)进行了全面的质量安全监督日常检查,此次检查引入无人机巡航技术,对隧道上方地表隐蔽风险进行“大扫描”,同时对洞内施工关键工艺和现场安全管理进行“深度问诊”,通过“人防+技防”双轨协力模式,切实筑牢项目质量安全防线。
“空中之眼”全域扫描,地表隐患无处遁形。“嗡嗡嗡……”一阵轻微的旋翼声响起,一架专业巡检无人机腾空而起,沿着隧道正上方山体边坡缓缓飞行、细致盘旋。深入隐患问题易发、多发点位,通过高空俯瞰、拉近观察等方式,检查组对隧道“头顶”区域的岩体结构、裂缝发育、坡面防护及周边水系进行了一场360度无死角“电子巡航”。巡检发现,隧道洞口端排水沟局部出现损坏淤堵,强降雨下易引发倒灌风险;拌合站区域弃土场挡土墙施工进度滞后于堆填作业,存在局部水土流失甚至小规模坍塌隐患。检查组当场标记问题坐标,要求项目部立即组织修复排水系统,并责令挡墙施工必须跟弃土作业同步进行,压实防汛责任链条。
洞内“望闻问切”,筑牢质量安全根基。检查组深入隧道掌子面一线,对关乎施工生命线的核心环节逐一“把脉”,对参建各方提出要强调“两个保证”。一是保证施工质量精益求精。检查组对初期支护核心构件工字钢架设间距及锁脚锚杆的深度、注浆饱满度进行了现场查看,逐一检查了正在铺设的防水板搭接宽度及固定牢固度,确保每一道工序都经得起时间考验。二是保证数据真实为决策赋能。检查组仔细查验了隧道内监控量测点布置位置、密度、间距等情况,同时通过比对原始数据、核验人员签认的方式对近期监控量测与超前地质预报工作情况进行了抽查,检查组强调数据真实性是隧道施工安全的“生命线”,尤其近期汛期降雨频繁,岩体力学性质可能发生变化,第三方监测预报单位必须紧盯现场围岩收敛变形、渗水等状况,结合天气变化趋势动态加密观测,提升预报预警精准度,为动态调整支护参数提供坚实科学支撑,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检查组强调,该项目既是民生纽带,更是展示红色文化与自然风光的窗口,质量安全不容丝毫闪失,要求各参建单位高度重视,以此次检查为契机,对发现隐患立行立改,举一反三开展自查自纠。下一步,市交通建设质量安全监督站将继续探索无人机技术在交通建设项目质量安全监督检查的应用场景,为科技、高效、智慧、精准质安监督赋能提质,推动“人防+技防”深度融合,以最高标准打造优质平安、绿色和谐的精品旅游公路。后续将持续跟进整改闭环,以零容忍态度为这条承载着历史与风景的“红绿交融之路”构筑坚不可摧的安全基石。
(桑植县城长征纪念馆至贺龙公园项目洞口段航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