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信息公开>政务动态>市州交通

湖南公路筑牢群众出行安全“堤坝”

发布日期:2025-04-03 09:45
信息来源:省公路事务中心
字号:【

41日开始,湖南省全面进入长达半年的汛期。全省各级公路部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打好主动仗,全面吹响防汛集结号,全力守护群众平安出行“生命线”。

茶陵县

汛期来临,茶陵县交通事务中心自3月份起就按照“全面覆盖、不留死角”的原则,扎实开展了汛期前巡查和排查工作,确保公路安全度汛。

该中心巡检采取“预防性巡查+灾害点位回头看”双轨机制,养护人员对临水临崖、高边坡路段、不良地质路段及易积水路段进行拉网式排查,详细记录冲刷、渗水、变形等病害情况。同时,重点检查2024年发生过塌方灾害的点位,评估处置效果。另外,开展桥梁专项排查,结合实地检查与仪器检测,覆盖桥梁结构病害、地质条件及风险因素。

截至目前,该中心已完成对国道G106G322G356及省道S204S205S333S337S558等线路的巡检,覆盖国省干线108座桥梁,共排查出桥梁隐患20处,道路隐患13处,高边坡风险点2处,并逐一建立风险台账。

下一步,该中心将抓住晴好天气,按轻重缓急对排查出的隐患进行处治,并持续加强重点路段的动态监测。严格执行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提高应急处置效率,切实筑牢公路防汛“安全堤坝”。

汝城县

近日,汝城县降雨频繁,多地出现大雨到暴雨,导致路面积水、坍塌、公路阻断等险情。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汝城县公路部门“汛”速行动,全力以赴确保公路路网安全畅通。

该部门召开防汛工作部署会议,成立防汛工作领导小组,制定2025年防汛抗旱应急工作方案并明确各阶段任务和目标。同时,加强与气象、水利、应急等部门沟通,及时掌握天气、雨情、水情等信息,科学预判并发出预警,确保相关信息及时传递至相关企业。

工作人员重点对急弯陡坡、临水临崖等易发水毁路段及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安全隐患排查。截至目前,累计检查26座桥梁、5处高边坡、180公里排水沟、8处工地临时排水设施,发现并整改问题21项,转移低洼地带建材物资50吨,整治积水点4处,清理涵洞12座等。

此外,该部门已建立应急资源台账,开展防汛应急演练。截至目前,储备防汛应急车辆30台、砂石料5000方、应急机械50台、麻袋2000条、彩布条40米、工程机械设备6台,组建应急队伍2支共62人。

进入汛期,汝城县公路部门将全力保障汛期期间公路安全畅通,有效防范和应对各类险情,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隆回县

进入汛期,气温骤降,隆回县气象部门先后发布了大风蓝色预警和道路结冰黄色预警信号,隆回县公路建设养护中心“汛”速行动、多措并举,全力保障全县国省干线公路安全畅通。

立体布防,下好防汛备汛“先手棋”。针对春季防汛与冰冻叠加的复杂形势,该中心建立“气象预警+网格巡查”联动机制,完善应急预案,强化值班调度,开展业务培训。并组建10支抢险保畅队,实行网格化管理,高频次动态巡查,及时排查、处治道路隐患。另外,提前储备融雪剂100吨、防滑砂500立方米、警示标牌1000块,并检修除雪车、装载机等应急设备15台,确保物资、设备、人员“三到位”,全面夯实公路防汛保通基层基础。

精准攻坚,打好隐患治理“组合拳”。各养护工区每日全路段巡查,重点处理病害行道树、路面坑槽、积水结冰及安防设施损坏等问题。自3月下旬以来,累计出动巡查人员1050人次,处置道路塌方12处,挖补路面病害400余平方米,清理倒伏树木89棵,疏通排水设施76处。同时,创新采用“平地机+扫雪车+融雪剂撒布机”联合机组作业,提升工作效率60%。增设爆闪警示灯50套,更新轮廓标1300个,修复波形护栏6.2公里,持续筑牢公路安全通行防线。

科技赋能,织密安全出行“防护网”。该中心依托“智慧公路”管理平台,实施公路安全数字化升级,在S322黄金井至小沙江段安装大雾预警系统,在G356线、S322线急弯路段安装弯道会车系统,在G320线周旺至隆回县城段安装太阳能发光标识,在G320S242S240S548等线路布设路网监控系统。通过32处高清摄像头全天候监控路况,在官方平台实时发布路况信息。另外,设立了雨山、石背山、金石桥三处应急服务站,提供应急救援、停车休息等服务,不断强化公路本质安全水平和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