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那段时间每天的快递件有上千件。”3月5日,益阳市大通湖区金盆镇大东口村村民曹志军边忙着派送快递边说。
今年50岁的曹志军从部队复员后打过工、务过农。2012年,随着国家快递物流进农村政策的实施,看到商机的曹志军在村里开起“兔喜”快递超市。“那时候的业务量不是很多,一年也就是个2万件的样子,一年赚不了多少钱。”曹志军介绍。
随着政府大力推行网络建设,村里建起4G网络,宽带也实现全覆盖,村民通过网络购买和销售的量越来越大。仅去年,曹志军就派送接收快递单28万多件。大家网购的除了生活用品,还有农资、种苗、家具、家电。村里的小龙虾、大闸蟹和各种农副产品通过快递销到全国各地,最多的时候一天就要打六、七千个快递包。
“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以前春节过后,很多在外的游子都是大包小包带,小车的后备箱都装不下。现在一个快递箱就可以搞定,既方便,又快捷。快递进村不仅改变了村民们的生活,也让我找到了一条致富之路。”曹志军开心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