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船”两字对于航运业内人士来说并不陌生,小至每年一次、通常有验船师“上门服务”的年检,大至需要驶入船坞的换证检验。有别于航船,作为常年泊于江河沿岸、自身不具移动能力的趸船,“坞检”得靠动力船把自己拖至船坞,工程不小,成本不低。这种情况在最近的湖南湘潭发生了改变。
5月13日上午,在湘江沿线的古桑洲右岸,一艘“湘湘潭趸0016”趸船迎来了几位特别的“体检医生”——船头,一位穿着潜水服的工作人员给身子绑上数根颜色不一的管子,在几位同行的辅助下潜入水中。管子在甲板上延伸数十米,连接至一处由通讯装置、视频监控、供氧瓶等设备搭建的工作台。
这是湘潭首例在水下进行的船底外部检查,所验趸船属大唐湘潭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验船工作由湘潭市水运事务中心统筹组织,由第三方检修检测机构中国船级社实业有限公司具体实施船底外部检查。
甲板上的工作台前,一名监控员正来回盯着监控屏幕与潜水供气空压机的供氧情况,身后,喇叭模样的潜水双通电话装置传递着潜水员起伏有致的呼吸声,不时夹杂着几句与岸上沟通工作细节的话语。
“现在,潜水员正手持浑水录像机,贴着船底按预定线路缓慢移动。我通过监控屏幕观察他回传的录像,一旦画面中出现大面积锈蚀、凹坑、破损等异常情况,或验船师、业主有其他要求,我会通知潜水员重点拍摄检查并进行记录。”监控员指着屏幕说。
中国船级社实业有限公司长沙办事处邹振军介绍,现场作业人员均分工明确,1人潜水,2人轮班潜水或在船上进行辅助,1人作为预备潜水员负责应急作业,还有1人负责监控指挥。
“水下验船是个精细活、安全活。”邹振军说,“作业前,我们对作业人员进行了培训,并检查了水质与设备状况。作业过程中,我们密切关注过往船舶动向,还配备了一辆应急车辆并加强同当地医院的联系,确保施工安全”。
此次船检为何会在水下进行?大唐湘潭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设备部副主任胡权夏介绍,投运于2008年的“湘湘潭趸0016”,按中国海事局相关规定已至换证时间,应于今年5月进入船坞做船底外部检查。然而,诸多现实情形却让公司上下犯了愁。
“‘湘湘潭趸0016’长65米、宽15米,船上安装有近300吨作业设备,且船北侧被约130吨重的活动带式输送机钢栈桥压住,如将趸船拖运至船坞,需将钢栈桥和船上所有设备和电缆拆除。”胡权夏说,距离最近且具资质的船检场所在武汉,设备拆装、拖运往返合计耗时少说也得半年,这还未考虑枯水季滞航等因素。
胡权夏介绍,大唐湘潭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是湖南重要的电源支撑点,年耗煤量逾300万吨,其中水运煤占比超60%。“湘湘潭趸0016”作为接卸水运煤的重要平台,长时间的停产势必对数月后的迎峰度夏保电工作造成冲击。
反复研究之下,一则《关于湘湘潭趸0016船底外部检查采用水下检验的请示》,由大唐湘潭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递交到了湘潭市水运事务中心。
企业有所呼,服务有所应。湘潭市水运事务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陈石表示,在收到请示后,该中心积极协调第三方检修检测机构中国船级社实业有限公司,沟通明晰此次检验的各项流程和技术要求,并制定了翔实的检验计划,同时还协调湖南省水运事务中心给予了指导与技术支持。
“此次水下检测作业预估两到三天完工,相较坞检可节省上百万元的成本。很感谢市水运事务中心,帮我们企业降本增效。”胡权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