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阳绚烂,大道如虹。
畅行于涟源的青山绿水间,只见一条条蜿蜒的乡村公路,挽着江河,傍着大山,穿过田垄,串着城乡,车辆行人来往如织,乡亲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涟源,地处湖南中部,境内山水资源丰富,属于南方典型的山地丘陵地带,一直以来,公路是当地人们最重要的出行方式,也是承载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因而,一条条农村公路编织着老百姓幸福生活的梦想,也成为当地党委政府最为牵挂和重视的事。
增量扩容,建好农村路
近年来,涟源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好农村路”的指示精神,以建好、管好、养好和运营好农村公路为总体目标,通过涉农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整合,以前所未有的行业扶贫力度、改善民生广度,大力实施农村骨干路网提档升级、基础路网延伸完善工程,打通“断头路”、畅通微循环,使骨干路网更壮实,毛线路网更密集,农村公路不断增量扩容,绘就了一张“最快”“最美”“最优”的乡村公路“拼图”。
“十三五”、“十四五”期间,累计投入资金⠼/font>8.636亿元,实施自然村通水泥路453公里,资源路、旅游路、产业路248公里,窄路加宽提质改造236.8公里,撤并建制村连通公路22.959公里,农村公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1327.57公里,危桥改造74座。截止2022年底,全市农村公路里程4668千米,458个村(社区)实现自然村公路通畅率100%、通客运班车率100%。一幅县道辐射城乡、乡道往来如织、村道阡陌纵横的交通地图正在涟源展开。
民生连着民心。在路基建设、路域环境整治和生态文明示范路建设过程中,涟源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大力探索实践“投资多元化、项目精准化、建设精品化、监督精细化”的工作思路,实施村组公路扶贫攻坚、通乡公路升级攻坚、主要县道疏通攻坚三大攻坚战略;推行“四议两公开”的工作方法(即项目建设由村党支部会提议、村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或村民会议决议,并进行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实行“互联网+监督”、10个督导组现场督导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监督办法,确保农村公路建设的资金效用、进度效率和质量效益,真正把民生工程办成民心工程。
提质增效,管好农村路
涟源市着力推进农村公路管理体系建设,市里成立农村公路建设养护中心,乡镇充实公路管理站人员力量,村里聘请“四好农村路”管护人员,形成了县有路政员、乡有监管员、村有养护员的路政管理格局。
推行养护管理规范化,建立县乡村三级“路长制”管理机制和群众性管护、市场化养护的工作机制,将农村公路两侧建房前置审批纳入农村宅基地审批流程,全市创建党员管养示范路125条,爱路护路的乡规民约、村规民约落实率达到100%,公路管护由单纯的行业行业转变为县乡村三级、村民和行业管理机构多方参与的社会行为,路权保护、路况巡查、应急处置责任更加明晰、处置更为高效。加大超限超载治理力度,建成启用2个固定超限检测站、套不停车检测系统,对辖区内公路路况实行24小时不间断监测,有效扼制了超限超载高发频发势头,2022年治超工作在娄底市各县市区中排名第一名。“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优良的社会环境,成熟的管理体系,扎实的工作基础,为“四好”农村公路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2023年涟源市制定了《创建“四好”农村公路省级示范县实施方案》,市委市政府按下了“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创建工作的“快进键”。
畅安洁美,养好农村路
在农村公路建设热潮一路高涨的同时,涟源市清醒地摒弃了重建轻养的落后观念,坚持秉承建管养运协调发展的理念,围绕畅安洁美的目标,全面建立健全了农村公路养护体系。2022年以来,涟源市制定出台了《推进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暨日常养护工作实施方案》《路长制工作实施方案》《农村公路安全隐患专项排查整治实施方案》。省县道路由农村公路建设养护中心委托农村公路储备应急管理站实施养护,乡村道路积极探索规范化、市场化、机械化的养护道路,开发农村公路养护公益岗位。不断完善农村公路养护经费财政投入正常增长机制,市财政严格按1:1配备农村公路养护经费。2022年开始,每年投入1000余万元开展交通问题顽瘴痼疾集中整治,对具备条件的农村公路实行路宅分开、路田分开;2023年投入3200万元,开展农村公中路安全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排查和整治安全隐患11593处,农村公路列养率100%、绿化率100%、优良率75.1%,县道、乡道、村道的文明示范样板路分别达到97公里、66公里、95公里,人民群众对农村公路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节节上升。
融合发展,运营好农村路
涟源市积极围绕“产业怎么兴起来”、“资源怎么活起来”、“旅游怎么热起来”,大力实施“农村公路+特色产业”工程,积极建设旅游路、资源路、产业路,推进农村公路和农村物流、现代农业、全域旅游融合发展,实现“修一条路,串一线风景,带一片产业,富一方百姓”的目标。
蓝天,白云,青山、绿水,飞瀑,流泉,作为通向龙山国家森林公园的通景公路—全长26.2公里龙山康养基地公路,将龙山国家森林公园各个景点串珠成链,像一条巨龙盘旋在崇山峻岭之间,带给游客非同一般的视觉冲击和赏心悦目的出行体验,它已成为网红的打卡路、游人的满意路、村民的幸福路。
“从未想过,城里的公交往城外跑,农村公路也能跑公交车了,自从市里开通市政务中心至三甲乡的公交线路后,我们进城就便捷、舒适得多了”,在2022年8月26日市政务中心至三甲乡的公交线路开通仪式上,一些来自三甲乡的村民不无感慨地说。2022年以来,涟源市通过对部分农村公路优化改造之后,开通了公交线路,农村公路正在为城乡公交一体化和城乡交邮融合发展赋能提速。
“四好”农村路,一头连着青山绿水,一头连着百姓人家。四通八达的农村路网,让客货运输“人便其行、物畅其流”,促进了全市产业结构深刻的调整变化和经济社会蓬勃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智能制造、全域旅游和现代农业,百业振兴,竞相发展;华润电厂、国产水泥、汇源焦化、三一重工等大型项目纷纷落户我市,龙山国家森林公园、湄江国家地质公园迎来八方宾客,古塘乡的金秋梨、荷塘镇的富田桥豆腐、桥头河的邬辣妈食品和蔬菜走入千家万户,广大人民群众对“四好”农村公路的获得感更加充分、更加直接。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几年来,涟源市乘着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在涟源广阔的天地间,谱写了经天纬地、路桥巨变的宏伟篇章。站在新的历史征程,涟源市将突出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主题,继续聚焦‘最优’和‘最美’,以愚公移山之志,把激情筑就的农村公路,变成父老乡亲翘首企盼的幸福坦途,变成人民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康庄大道,继续书写无愧于人民的时代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