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奇主席蹲点调查天华村、断肠明志陈树湘故居、开慧烈士陵园和故居……行走在连通着长沙县北部青山铺、福临、开慧三镇的X024公路上,红色元素逐一映入眼帘。这条红色旅游专线已成群众的产业路、致富路、小康路,描绘出一幅欣欣向荣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笔直畅通的X024农村公路,串联起长沙县诸多红色旅游景点。
织密乡村路网让游客进得来
地处长沙县北部的开慧、福临、青山铺三镇,红色文化与优美的农村公路在这里交汇融合,加快该区域构建“交通畅、生态优、产业特、农民富、乡风好”特色乡村步伐,红色精神研学、乡村旅游体验等系列活动成了游客们的热门选项。
“当年刘少奇同志在天华大队调查走访期间,踏遍了天华的山山水水,召开了15场座谈会,单独走访群众达59人......”9月4日是新学期开学第一天,不少学校把开学第一课放到了刘少奇天华调查旧址,聆听天华调查的红色故事。
刘少奇天华调查旧址纪念馆,成为长沙县又一红色景点。
专题教学、现场教学、体验教学……现在,越来越多市民游客奔向这里,沿着X024走红色教育专题线路,瞻仰沿途红色景点,在文化熏陶中感悟中国共产党人不变的初心和使命。
近年来,为做强红色旅游景区,传承红色基因,县交通运输局因地制宜,以“红色文化”为引擎,以“绿色生态”为依托,不断提质路网基础设施,规划打造美丽乡村,高标准打造独具特色的红色美丽村庄,走出一条“红绿融合”的发展路径,为游客提供旅游休闲好去处。
家住天华调查旧址附近的村民陈爹爹眼看家乡的变化,对未来充满信心:“路没修好的时候,旅游团的大巴车进来转弯不方便,路窄了也没法调头回去,村里少了好多大批量游客,现在路拓宽了、柏油路浇好了,旅游来参观的肯定会越来越多,到时候我们村各方面都会越来越好的。”
景点串珠成链让游客留得住
眼下的X024,柏油路宽阔平坦,将村庄与集镇串联起来,成为红色旅游和乡村经济发展的“动脉”,为广大农民致富增收提供了坚实的交通保障,而沿路串珠成链的景点,更让村里的人踏踏实实吃上“旅游饭”。
公路通了,公交车延伸到乡村,为当地带来不少游客。
“路通了,景好了,游客多了!”眼下进入初秋时节,出游市民增多,位于影珠山上的桐乐影宿负责人熟练地将刚空出来的房间打扫干净,等待下一位客人入住。
偏远、难行、落后,是该民宿负责人对影珠山村的最初印象。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因道路封闭、设施落后,山间美景却不为人所知。近年来,随着片区道路提质,旅游产业配套基础设施逐步建设,游客接待水平有了提升。
2021年,民宿负责人依托影珠山独特的自然优势、秀美的山水风光开办了民宿,规划打造过程中,将建筑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景致别具一格。经过2年多时间经营发展,已然成为了长沙市民近郊游的好去处,每逢节假日周末,游客更是络绎不绝。“呼吸山上的新鲜空气,早起看一场日出,顿时感觉心旷神怡。”游客感慨。
以基础设施升级带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如今,像这样的民宿如雨后春笋在山上拔节而起,发展至10家,影珠山民宿聚集区初具规模,“引客入影”初见成效。
农文旅融合是乡村发展的新引擎。伴随着路网基础设施的提质升级,当地村民积极参与旅游业,为游客观光游玩提供便利的配套设施和舒适的游玩环境,共同撑起了该片区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美好前景。
发展特色产业让游客带得走
提质升级后的X024,不仅完成了自身的华丽蜕变,更承载着沿路居民致富的美好梦想,通过这条路,村民们的农特产品源源不断地被运送往外面。
“从来没有吃到过这么好吃的红薯片,一口掉渣,每年我都要回购好几次。”市民陈女士早几年到影珠山旅游,购买了福临镇双起村陈发自制的红薯片,酥脆的口感让她成了这里的常客。
看到家门口文旅发展的前景,陈发早几年和妻子在家里办起了红薯加工作坊,制作纯手工红薯片,规模逐渐扩大。产品主要供给本地民宿驿站商店和前来观光游玩的市民游客等,仅这一项产业便给夫妻俩带来年收入达到20余万元。
同样受益的还有青山铺镇洪河村村民李娭毑,自家腌制的萝卜干、红薯干等食品,吸引着不少游客。此外,洪河稻米、精品葡萄酒、手工竹篾制品、特色养生茶……一批具有青山特色的旅游商品,将生态、非遗、趣味等元素融为一体,传递着乡土气息。
近年来,随着农村公路网的拉通,除了让乡亲们的农产品可以走出去、游客可以涌进来,还增强了村民们参与环境治理的主动性,人人自发成为“护路员”,不仅主动将家禽圈养起来,还积极参与“四好农村路”建后管养,确保道路干净整洁畅通,共同守护住村子的“颜值”。
路通百业兴,农村公路不仅关乎经济发展的“毛细血管”,更关乎农民幸福生活的“民生基础”。下一步长沙县将依托“四好农村路”建设成果,促进乡村道路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当好现代化建设的开路先锋,推进交通运输事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全面乡村振兴贡献交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