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路主要是加宽路面,改水泥路为沥青路,时间紧,任务重,工人们加班加点施工,非常辛苦。道路竣工后,既能提高沿途企业的经济效益,又可以助力百姓增收。”娄星区水洞底镇公路站长杨建军一边给曾建平递上一瓶矿泉水,一边介绍相关情况。
新颐生态农业休闲旅游产业示范路只是娄星区巩固“四好农村路”,造福老百姓的一个缩影。从2023年起至2025年,该区全面实施美丽农村路建设行动计划,以旅游路、产业路、幸福路为依托,逐步实现一条串起各乡镇美丽乡村、连接生态景区、带动文明村庄、联动产业经济的“惠民路”。
绿水青山间蜿蜒“旅游路”
石井镇百亩村凤冠山上,景观壮丽而清秀,云雾阔如海、动如烟、柔如水,山山水水林林相互衬托,如诗如画,吸引了不少关注。奈何该地道路狭窄、崎岖不平,不便通行,多数游客被“劝退”。
为了推动凤冠山旅游业的发展,激活景区潜力,助力村民增收,去年石井镇百亩村开启了凤冠山景区路改造计划,由村民无偿提供土地,村支两委在村筹资筹劳200余万。该项目于去年4月正式动工,12月完工,如今已全线投入使用。据悉,现在的凤冠山景区路全长3.5公里,由城区内环线连接至石井镇与水洞底的交界处,前半段为山中开路新建而成,后半段由4.5米的水泥路加宽而成,全线6米宽沥青混凝土路面,路侧还依有人工种植的各色格桑花,明媚而富有生命力。
凤冠山景区路的建成便利了交通,缩短了路耗时长,不仅有利于游客上山,推动旅游业的发展,还方便了石井镇与外界的相互联系、互通有无。据山上农庄持有者表示,公路的修建与完善对餐饮业发展有百利而无一害,解决了他们的心头大患。公路是经济发展的动脉,乡村公路更是直接服务于农村、造福于农民。“凤冠山景区路建成以后,村民人均年收入增加三千元,无论是餐饮业还是养殖业、种植业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乡村振兴的引擎已然启动。”百亩村支部书记颜哲学如是说。
城乡一线牵绵延“产业路”
行至娄底市新颐生态农业休闲旅游产业示范路,只见一台挖掘机炮头正在坚硬的水泥路面上钻击,溅起的灰尘落在路边的草木上,像盖了一层灰白的雪。不远处,一辆渣土车装着击碎的水泥块和土石运向指定堆放场所。这条逐渐被加宽的道路望不见尽头,“轰隆隆”的机器作业声预示着它的兴旺蜕变。
该路由水洞底镇通向涟源杨市镇,全长7.4公里,途径水洞底村、慕隆村、腾跃村、天堂村,即将从4.5米宽的水泥路改造成6米宽的沥青路。该项目于今年5月份动工,预计10月底完工,11月份可全线通车、正式投入使用。
获了解,新颐生态农业休闲旅游产业示范路的前身是一条4.5米宽的水泥路,主要运输途经的金阳混凝土搅拌站、湘中石油储存基地物资,还有当地村民的农副产品。由于道路年久失修,路基破损,路面狭窄,进出车辆很不方便,已不能满足当地企业和村民的需求。
“水洞底镇是一个农业大镇,对这条路进行提质扩容,将极大地助力城乡交通一体化,实现‘客货邮’齐驱发展,打通城乡公交线路并实现快递直达村庄;更多更快地将农产品销往城区,丰富产品市场,增加村民收入,推动乡村振兴。该公路建成后,沿途有6000多名群众受益,金阳建材、湘中石油储存基地、资源回收处理站、碎石加工厂等企业将获得极大交通便利,区域内的经济产值将突破2个亿。”水洞底镇公路站站长杨建军说。
娄星区现共有农村公路2254公里,开通城乡公交线路18条,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不仅促进了道路运输行业的快速发展,解决了贫困村、偏远村群众的“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电商进村、快递服务入户”需求,而且给群众发展产业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效益。
鼓起钱袋子联通“幸福路”
“夏季气温高,利用太阳能土壤高温消毒,可以杀灭土壤中病原菌、虫卵和杂草,保证草莓的正常生长结果。”7月30日上午,正在果飘香采摘园种植基地大棚里察看土壤的周建桃见我们到来,立马介绍情况。
果飘香采摘园位于娄星区黄泥塘街道办事处恩口村,过去是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地。2021年,时任村支两委干部的周建桃主动请缨办果蔬种植园,他流转100亩荒地30年,投资100万元,派人去山东学习草莓和蔬菜种植技术,当年种地50亩,一半种时令蔬菜,一半建大棚种草莓。大棚里,草莓采摘完后,接着种千禧果。现在,园里的果蔬产值每年可达36万元,12个村民在园里干活,不仅实现了家门口就业,而且人均年收入有3万元。
昔日荒草地,今朝果蔬园,得益于娄星区恩永鑫隆农业产业路的贯通。
恩永鑫隆农业产业路是2022年农村公路旅游路、资源产业路项目,全长3.46公里,总投资692万元,分两年实施。公路在原有老路线型上改建,按四级2类标准进行建设,路基宽度7米,路面宽度6米,土路肩宽度2x0.5米,路面结构为沥青混凝土路面,目前已经全部完工。该路是恩口村农产品和当地老百姓的主要进出路,属于涟水河沿河风光带,沿线有恩口铺子、雷拖石美丽屋场、风雨桥,集旅游休闲于一体。该路的拉通后,便利了农副产品的运出,带动了当地旅游业,每年为村民带来直接经济效益300余万元。
近三年,娄星区通过争取上级投资、区本级配套资金近3亿元,修建旅游、资源产业路150公里,带动沿线企业45家。打造S543杉山镇-双江生态文明样板路,串联起花溪谷玫瑰基地、休闲农家乐“莫言醉”“紫云轩”、省级森林公园洪家大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贺国中故居,并将两侧分布的花圃、果园、美丽屋场联成一条灿烂的“珍珠项链”,每年吸引游客200万人次,成为百姓的致富路,让村民实现了满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