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信息公开>政务动态>市州交通

长沙市交通运输局着力推进国家综合交通枢纽中心建设

发布日期:2021-11-06 11:20
信息来源:长沙市交通运输局
字号:【

2019年9月、2021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印发了《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将湖南省作为交通强国首批试点省份,支持长沙市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发出了打造“四个中心”的动员令,其中就包括国家综合交通枢纽中心。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长沙市交通运输局牢固树立“大交通”理念,抬高坐标,加压奋进,牵头推进国家综合交通枢纽中心建设。主要做法:

一是在基础设施补短板上发力。构建高效便捷的航空网。加快实施黄花机场改扩建工程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打造航空、高铁、轨道交通等无缝衔接的现代化枢纽。构建“米”字型的高铁网。建成渝长厦高铁常益长段和高铁西站综合交通枢纽,尽早启动渝长厦高铁长赣段建设,推动呼南高铁引入长沙,开展长九高铁、京广高铁复线等项目前期研究,推动“米”字型高铁网加快成型。构建“一核两副”的城铁网。启动长岳城际、长衡城际(含长沙西至湘潭北至株洲西联络线)等项目前期工作,增强长株潭辐射动能,加强与岳阳、衡阳等省域副中心的联动。构建全域覆盖的公路网。完成京港澳高速扩容、江杉高速、宁韶高速建设,积极推动长株潭城市群“日”字型高速环线、浏阳-江背、长沙-吉首等高速公路建设,推进国省干道扩容提质,建设全国一流的“四好农村路”。构建通江达海的水运网。完善铜官港区、霞凝港区“双核”驱动格局,加强与城陵矶港和虞公港联动,推进湘江一级航道建设,打造区域水运物流金融信息集散中心。研究开通长株潭水上公交和湘江旅游航线。

在挖掘潜力增运力上发力。依托既有和即将投产的交通基础设施,充分发挥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效能。加强枢纽有效衔接。推动长沙火车站通过改造实现始发高铁,以高铁联络线、轨道交通、铁路专用线等为纽带,实现黄花机场、长沙西、长沙南、长沙港等客货运枢纽的高效便捷连通。破解高速公路与城市道路衔接的堵点,实现铁路、城轨和常规公交等运输方式的互联互通。提高调度管理水平。发挥TOCC功能,开展一体化、智慧化调度,缩短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转换时间,根据需求及时准确投放运力。提升国际通达能力。新增、加密黄花机场国内外航班,完善国际货运航线。建设长株潭国家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形成“通道+产业+网络+枢纽”的国际铁路港。

在提升运输服务质量上发力。提高客运服务质量。提升客运枢纽综合服务水平,优化旅客运输组织,实现不同交通方式集中布局、空间共享、立体换乘。提升物流服务效益。大力发展货物多式联运,完善铁水、公铁、水水等联运设施,推动大宗货物“公转铁”“公转水”。深化城市绿色货运配送建设,完善城乡配送服务网络。完善公共交通网络。按时序推进新一轮轨道交通建设,强化公交与地铁的接驳联系,全盘优化公交线网布局,积极发展定制公交、夜间公交等多样化公交服务。

三是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发力。在“统”和“放”两个方面下功夫,探索具有长沙特点的综合交通建设管理模式。“统”,即发挥“大交委”统筹协调作用,融合发改、资规、交通、住建、机场、铁路等各行业部门规划布局,使不同交通运输方式形成立体综合效应。“放”,即积极向部、省争取支持,请求下放部分事权,对具有全局性、紧迫性、但实施时序靠后的重大项目,如南北横线高速、长沙-吉首高速等,实行省市共建高速公路的模式,释放发展潜能。⠼/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