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常德市紧紧围绕“对接长江经济带,加快建设洞庭湖生态经济圈”的大好契机,大力推进水运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对接长江经济带发展能力。
疏浚水运网络。投资14亿元,完成了沅水浦市至常德、澧水澧县安乡至茅草街共208公里千吨级航道整治。同时,即将启动沅水常德至鲇鱼口2000吨级和澧水石门至澧县、松虎航道1000吨级航道整治工程,投资总规模约70亿元。“十四五”时期,该市将不仅通过常鲇航道实现与湘江航道的对接,还将通过松虎航道打通湘鄂第二条水上通道,对接长江经济带。
建设港口码头。新建了7个千吨级码头、15个千吨级泊位。其中:常德港年货物吞吐能力达到2万标箱,被列入全国32个内河主要港口和全省三个集装箱口岸之一;津市港窑坡渡港区于2019年6月开港运营以来,港口货物装卸效率提高1倍以上,综合物流成本降低30%以上。
引进战略投资。与深圳盐田港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十年内规划投资60亿元以上,整合全市港口和散小码头经营,重点打造德山核心港区集装箱外贸、重件、危化码头,力争常德港2025年实现货运年吞吐量达5000万吨以上,集装箱年吞吐量达10万标箱以上。同时,五年内引进不少于5家规模1亿元以上港口相关企业落户港区,实现“港、产、城”一体化发展。
治理水域环境。制定《常德市砂石集散中心规划布局方案》,全市15个县级行政区域共规划砂石集散中心31个,今后数量只减不增。清理取缔非法码头渡口91处,158处规范提升类码头渡口正在抓紧推进,预计明年上半年可全部完成。拆解“三无船舶”52艘,剩余48艘本月底前可完成。大力推进“洞庭清波”行动,全市现有628艘货船全部加装船舶污水处理装置,设立5家船舶污染物接收单位、6处船舶污染物收集站点,并依托“船E行”APP系统,实现船舶污染物从产生、收集、转运、处置的全链条闭环监管,号召广大船员积极做好捍卫美丽长江的行动者,共护美丽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