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星区交通运输局在交通项目建设过程不断探索和完善“三干五零”(干部带头干、群众自愿干、干群一起干,工程建设零利润、占用土地零补偿、出工出力零报酬、优化环境零阻工、群众满意零上访)模式,今年以来,完成惠民公路沥青路面硬化48公里;美丽公路19公里,美丽校园路20公里,公路绿化、美化46公里,完成了452公里路域环境整治和11条县道、25条乡道、32条村道的交通顽瘴痼疾整治;圆满完成省市计划的自然村通水泥(沥青)路13.78公里、窄路加宽3.82公里。同时采取“以奖代投”、乡村自主建设的方式,对乡村通组公路与窄路加宽应修尽修,完成通组公路165公里、窄路加宽18公里。
一是夯实乡村主体责任,干部带头干。强化乡村干部责任担当,采取“区级统筹、部门行业监管、乡镇自主建设”模式,落实乡村干部包村、包组、包户责任机制,实行“劳工、材料、机械”三张清单管理,所有建设费用全部只有劳务费、材料费、机械费三笔费用,将工程建设降到了最低成本,路基工程节省资金约5000万元;并以“三化一评价”即农村投入项目化、涉农资金集约化、资金分配奖补化、对项目建设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绩效评价,全面做好项目安排、资金使用、监督管理工作,以有限的资金办更多的事,真正做到了花钱少、进度快、质量好、环境优。
二是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群众自愿干。主动听取农民意见,尊重农民首创精神,建立健全农民参与引导激励机制,对“四好农村路”建设等基础性工作实行奖补,鼓励农民自愿筹资筹劳、投工投劳,引导农民将自己能办的事自己办好,让群众从“要我修路”变为“我要修路”。群众出钱、出力支持美丽公路建设,全线实现零阻工。
三是开展示范创建活动,干群一起干。以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为目标,实行公路建设目标管理,集中开展公路建设攻坚战,营造干群齐抓共管、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圆满完成了交通项目建设任务,为全区的乡村振兴、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强有力的交通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