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株洲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好农村路”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聚焦“四个全面”建设“四好农村路”,由“线”成“网”、由“窄”变“宽”、由“通”向“好”、四项指标协调发展,成为我市引领美丽乡村建设、服务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升百姓出行品质的重要支撑和保障。
一是严格把关全面建。按照“高标准、严要求、全覆盖”的总体思路,坚持推行“五抓”(抓设计、抓招标、抓开工、抓验收、抓监管),坚持建设规模、实施标准、投资力度均在全省领先,形成以县道为骨架、乡道为支线、村道为脉络的农村公路网体系。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1464.596公里(县道2407.685公里、乡道2402.321公里、村道6654.59公里)。其中自然村通水泥(沥青)路1830公里,实现通村通组公路、25户及100人以上自然村通水泥(沥青)路、建制村通客班车三个全覆盖,惠及218个行政村、1600个自然村。
二是完善体制全面管。积极构建符合农村公路特点的管理体制与机制,建立县有路政员、乡有监管员、村有护路员的路产路权保护队伍。在全域农村公路全面推行“路长制”改革,已投入82.8万元,设立138个农村公路管养“公益性岗位”。同时,积极探索“人力+科技”、“传统+现代”管理模式,加快实现运政、路政等交通行政执法力量整合、执法重心下移,有效破解农村交通运输管理难题。
三是政群结合全面养。采取政府主导、分级养护和群众养护两种模式。建立分级管理、分片督导、分离管养机制,将养护工作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考核。聘请乡镇村管理员, 对区域内农村公路进行统一管理养护,实行人工清扫、垃圾定时定点定线收集、绿化带精细化养护一体化保洁。2020年,市级财政安排756万元用于农村公路日常养护及养护工程,各县市区安排11096万元用于农村公路日常养护及养护工程。2019年,株洲市在全省率先开展“提路况、清水沟”百日攻坚行动,疏通水沟3916公里、路面修补37411平方米,公路等级率、铺装率、常养率、绿化率等指标大幅提升为89.89%、93.36%、100%、84.19%。
四是便利出行全面运营。着力打造旅游路、资源路、产业路,占农村公路总里程的38.5%。加速城乡交通均等化,大力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建设,攸县、茶陵、天元区积极创建城乡客运一体化建设示范县。现已开通城乡公交7条、农村客运班线221条,覆盖所有建制村,日均客流量达到20万人次。大力推进交通+特色产业、互联网+物流等模式发展,让“城货下乡、电商进城、快递入户”。已建成乡镇中转仓储配送中心14个、村级揽收代投服务站10个,邮政便民服务点3091个,启动了200个特色惠农电商示范村建设,打通了农村物流“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