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郴州市交通运输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好农村路”的重要指示,以打赢脱贫攻坚为总揽,以“高标准建设、全方位管理、保姆式养护、一体化运营”为理念,以“创建四好农村路示范县”为抓手,坚持农村公路建设与“美丽乡村、脱贫攻坚、旅游发展、农村环境整治”相结合,铺筑起一条条串起乡村振兴的致富路、景观路、顺心路、民心路。郴州市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瑶族村就是典型案例。
汝城县地处罗霄山脉中段,位于湘粤赣三省交界处,系典型的边远山区县。全县土地面积2400平方公里,辖14个乡镇217个行政村,人口42万,拥有农村公路总里程2071.242公里。近年来,汝城县委、县政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改一条溜索、修一条公路就能给群众打开一扇脱贫致富的大门”的指示,抢抓脱贫攻坚的机遇,着重在“完成、服务、安全、廉洁、致富”上下功夫,农村通达率、通畅率大幅提升、路网结构得到极大优化。汝城县是国家级重点贫困县,财力非常紧张,但在农村公路建设中,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不等不靠、不折不扣落实好建设任务,相继完成了省市下达的续建项目重要县乡道(旅游资源产业路)35.86公里和边界路23.69公里及窄路加宽192公里。实施了25户100人以上的自然村通水泥(沥青)路、贫困村农村公路、贫困集中区公共基础设施通组公路等脱贫攻坚农村公路建设项目488个834.573公里,实现了“100%自然村通水泥路”目标。
在建设的同时,切实加强优化路网结构,100%完成了省市下达的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续建项目329.41公里、危桥改造新建和续建项目14个的目标任务。汝城县坚持“大交通、大发展”理念,用农村公路把产业发展、美丽乡村、自然人文、旅游扶贫串连成线,打造了一条条别具一格、风韵万千的产业路、旅游路、致富路。按照“公路随着产业修,产业沿着公路摆”的思路,加大产业路建设,红彤彤的辣椒通过“农村路”走出去了,全县辣椒种植面积达到12万亩,在全国32个省市建立营销了网点,辣椒酱制品在全国市场占有率达到6%,先后获评“中国特色农产品(汝城朝天椒)优势区”“中国农业品牌名录2019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汝城朝天椒)”等多项荣誉。火红的辣椒为广大群众带来红火的生活,成为百姓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
三热公路、热文公路、水凉公路、沙洲红军路等一批旅游公路的建设,促进了汝城旅游业飞速发展,全县旅游接待人数、旅游总收入由建设初2015年的513万人次、24.09亿元分别增加到2019年937人次、59.75亿元,基本实现了翻倍。汝城县成功创建湖南省旅游强县、湖南省旅游产业发展“十佳”县。2019年,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市级示范县。成功创建省级美丽乡镇3个,大幅提升汝城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由63164名减少为1629人,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19.81%下降至0.45%。2019年3月汝城高质量实现脱贫摘帽。
原文明乡沙洲村没有通村农村公路,村民交通不便利,现新建汝城县文明乡沙洲红色文化旅游景区道路工程全长4.634公里,总投资额为6601.28万元,其中上级补助736万元、剩余全部为县自筹。该公路带动沙洲30户95人实现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