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气象部门预报,6月21日至25日,受梅雨锋南移影响,东安县将出现今年入汛以来最强一次降雨过程,且降雨持续时间长、累计雨量大,致灾风险高,累计降雨量可能达到300~400毫米。
为做好新一轮强降雨防御工作,6月19日,东安县交通运输局再次召开党组扩大会,迅速对防汛工作进行周密安排部署,全力做好本轮强降雨防范应对工作,确保汛期交通领域安全生产形势平稳,为全面落实“六稳”“六保”任务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
6月21日,路政大队工作人员在东渌公路清除倒伏大树,保障安全畅通。
“按照局党组安排,为应对即将到来的大范围大暴雨天气,我们对县乡道沿线进行巡查,及时发现并清理路边被大风吹倒的树木。同时对危树、死树予以砍伐清除,对断枝及老枝进行处理,确保消除安全隐患,目前已累计清理二十多处。”
据了解,进入6月以来,东安县境内出现连续强降雨,长时间的强降雨造成大盛、新圩江、南桥、鹿马桥、川岩、大庙口等山区乡镇部分路段出现不同程度的边坡塌方、路基塌陷、安防设施冲毁、水淹路面,灾害发生后,县交通运输局高度重视,立即启动防汛抢险应急预案,落实雨后整治措施,及时对因多雨天气而出现的道路损毁和塌方公路路段进行了抢修。
同时为面对新一轮强降雨将持续时间更长、范围更广、极端性更强、致灾风险更高,又值端午小长假,给东安交通领域安全带来的严峻考验。该局紧急启动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机制,落实防汛抗灾责任,突出问题导向,查找薄弱环节。要求全系统做到排查隐患到位,应急预案及应急物资到位,坚持24小时值班,加强部门联动,全力做好各项防汛抗灾减灾工作。
公路抢险方面。公路建设、养护单位加强对全县县乡公路的巡查频率,对防汛重点路段、关键部位、薄弱环节进行重点排查。截至目前,全县农村公路累计公路塌方148处,需清理土方量6.7万方;冲毁公路19条,损毁面积0.8万平方米;淘空路基52处,修复需填充2968方毛石混凝土;冲毁安防设施4.6千米。累计水毁损失1575万元。县交通部门已累计筹集资金800余万元,对148处公路塌方、52处淘空路基、4.6千米安防设施进行了修复,其它水毁工程也正在进行抢修。
道路运输方面。运管、城市客运部门对县城道路运输企业落实防汛运力储备、客运站安全管理、“两客一危一货”车辆管理,教育驾驶员谨慎驾驶情况进行抽查,确保汛期道路运输安全。同时,做好汛期值班工作,坚持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信息畅通,及时发现排除险情。
水上交通方面。地方海事处通过实时监控、电话等途径,及时将安全提醒信息发送到乡镇监管机构。要求乡镇、船舶经营人密切关注水情信息,注意水位变化,重点围绕渡口、码头、船舶等重要部位开展隐患排查,确保趸船提前靠泊系缆,渡口安全设施设备和锚泊设置齐全。同时,严格落实客渡船签单发航和“六不发航”等水上管理相关制度。
在建交通工程方面。要求交通各参建单位加强安全管理,认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确保建设工程安全有序推进;对查出的安全隐患问题要及时消除,加强汛期安全隐患动态排查整改和监测预警,落实防汛责任,确保安全度汛。
应急值守方面。局党组班子成员和关键岗位干部全员到岗到位,严格汛期值班,坚持汛期领导带班、值班人员24小时值班制度,及时修订应急救援预案,认真做好抢险救援人员、资金、物资、设备的储备,确保及时有效处置险情、灾情。
截至目前,全县共准备防汛客货车辆45台、大型挖掘机械 18余台、沙石200立方、编织袋4000余条及其它防汛救灾物资设备。此外,全县交通运输系统应急民兵队伍200余人组成防汛抢险突击队,保证一旦有塌方、水毁等险情发生,抢险队伍第一时间到位抢修,做到“抢早、抢小、抢了”,确保全县道路安全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