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11.5”会议后,芷江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要求县铁护办尽快把全县铁路外部环境隐患集中整治工作抓好、抓实。为此,11月6日,芷江县铁护办下发了开展铁路沿线外部环境隐患集中整治的通知,组织全县涉铁乡镇开展为期2个月的铁路沿线外部环境隐患集中整治活动。各镇积极行动,联合职能部门跟踪督办,限期限时整改销号,使整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深化认识,迅速部署落实。县政法委高度重视铁路沿线外部环境隐患集中整治工作,接到任务后,迅速落实、部署。11月5日下午,县政法委分管副书记召集铁路公安、铁路工务就芷江境内铁路安全隐患整治问题进行对接,就如何开展整治进行交流。11月8日,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易昌壁组织铁护办、国土、住建、应急、林业等相关部门及涉铁乡镇主要领导,同铁路工务、电务等部门负责人,召开路地铁路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协调推进会议。会上,针对芷江县高铁、普铁铁路沿线的安全隐患问题,路地双方成立工作组,明确职责分工,细化整治措施,层层压实责任,确保了整治工作有效推进。
突出重点,全面排查整治。芷江县铁护办按照上级要求,积极协调各涉铁乡镇、住建局、应急局、国土局、铁路公安、铁路工务等相关单位,充分发动各方力量,对铁路100米范围内的软、硬漂浮物安全隐患进行了拉网式排查摸底,建立隐患台账,认真落实解决措施,限时整改销号;强化“路、地、警”三方应急联动机制建设,确保在最短时间内对紧急情况进行处理;通过采取自行整改加固,付拆除工资、征收补偿等手段消除安全隐患。截至11月14号,全县共排查出涉路安全隐患31处,其中已拆除彩钢棚隐患点4处、清理堆积易燃物隐患点2处、正在加固施工的隐患点4处,其余21处隐患整改正在有序开展中。
加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沿线各镇护路队伍充分发挥综合治理优势,利用各种会议,运用张贴标语、发放宣传资料、微信护路群、村组微信工作群等方式积极宣传《铁路法》《治安管理处罚法》、《铁路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彩钢棚危害视屏,让群众了解彩钢棚、塑料薄膜大棚对铁路安全的严重危害和一旦发生严重事故后将要承担的法律责任,使群众理解支持配合整治工作,做到不在铁路安全保护区内乱搭乱建,营造了各方参与维护铁路安全良好的氛围。
强化检查,提升整治实效。加强对整治工作的检查,对安全隐患还未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联合公安、应急、住建、国土等职能部门实行全程跟踪督办,确保整改到位,助推整治工作深入开展。同时各镇护路队伍加强线路巡逻检查,坚决杜绝严重影响行车安全的案事件发生。对安全隐患实行动态监测,由护路联防队员每日对铁路沿线重点部位进行巡査,发现一处,上报一处,整改一处,确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