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株洲市交通运输局以深入开展“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为抓手,积极推进“最多跑一次”行政审批改革,坚持服务中心、项目优先,致力打造功能完善的现代交通路网格局,营造安全规范的运输市场秩序,有效促推交通运输行业建又好又快发展。
聚焦重点项目 铸就腾飞之路
为积极落实市委市政府“产业项目建设”的决策部署,该局统筹安排,迅速行动,落实责任,加大对重点项目跟踪、服务力度,解决了一批项目建设的问题和困难,确保了重点项目的高效率推进和高质量运行。1至6月,全市完成交通建设投资68亿元,为年度目标的52%。公路、水路运输总周转量同比分别增长7.7%和4.8%,邮政业务总量同比增长29.9%,其中,水路运输总周转量、邮政业务总量增速分别排名全省第三和第一。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推进。醴娄高速、茶界高速前期工作有序开展。目前共有干线公路建设项目18个,预计有5个将在年内建成通车。S207炎陵荆竹山至船形一期工程、S205炎陵大和塘至沔渡公路都已基本完成路基建设,S105醴陵段启动施工招投标工作。市民最关注的东城大道、莲株公路项目整体建设顺利。东城大道醴陵段已基本完成路基、涵洞和桥梁下部结构建设,力争年底实现全线通车;莲株公路扩改建工程的土石方、桥涵、隧道已完成100%,防护排水完成96%,计划年底竣工通车。 “四好农村路”和自然村通水泥(沥青)路建设全力推进,醴陵市获评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建成自然村通水泥(沥青)路451.15公里,“组组通公路”的目标指日可待。
水路站场方面,株洲航电枢纽二线船闸工程建设综合形象进度达84.2%,预计年底可竣工通航,渌水航道前期工作积极推进,醴陵官庄水库、茶陵东阳湖水库客运码头均已开工建设。
高起点、大手笔建设的城乡立体交通格局,提升的是株洲产业项目建设的承载能力,铸就的是株洲经济发展的腾飞之路。
改革出实招 提升软环境
近年来,该局严格落实“三集中、三到位”要求,梳理各有关事项办理流程,简化环节,推进网上受理、办理、监管“一条龙”服务,将所有政务服务事项,集中到市政务中心交通运输局窗口“受理、办结、发证”;并对窗口负责人充分授权,推出延时服务、辅导服务、预约服务等一系列便民服务措施,对资料齐全马上办、材料不齐指导办、紧急事项加班办、重点事项跟踪办,进一步提升软环境建设。
为落实“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要求,该局对权力清单进行认真梳理,最终确认群众和企业事项清单70项,尽力争取让窗口内“加载”、窗口外“卸载”,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为最大程度服务群众和企业办事,该局将群众与企业年办件量达1.3万多次的《(客、货)营运车辆年度审验》,作为“最多跑一次”改革的第一批公布项目,并于5月1日开始实施。第二批26项即将按要求公布实施。
整治运输市场秩序 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该局将打击非法营运,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环节,抽调精干力量,重点加强对市火车站、汽车站、高速公路收费站出入口等区域的巡查;特别是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红旗广场跑攸县、茶陵非法营运以及结谷门市场及周边客车违规停靠行为从严查处。今年上半年,共开展联合执法行动9次,检查各类客运车辆610辆,让其中103辆违法、违规营运车辆“绊了现场”。
1月22日,该局启动了道路客运市场“百日攻坚”专项整治行动,全面整改出租汽车企业不规范经营管理行为、严厉打击出租汽车驾驶员不文明营运行为,共检查出租汽车1200余辆次,查处涉嫌不按规定使用计价器行为17起、涉嫌无证营运18起、涉嫌拒载、绕道等64起,现场整改出租汽车乱张乱贴行为407起、在公交站等区域乱停乱靠行为147起。行动成效显著,提升了出租车行业文明水平。
该局积极履行牵头职责,制定《“僵尸船”专项清理整治工作方案》,携手各县(市)区政府和湘江办、水务、环保等职能部门,对全市148艘“僵尸船”全部依法依规逐船落实清理整治措施,确保河道运输的安全畅通。
为进一步强化安全监管,完善监管责任体系,该局出台了《株洲市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清单》等3个责任清单,编制《株洲市交通运输系统安全生产监管检查工作规范(试行)》、《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办法》。开展了安全生产打非治违“百日行动”、 “强执法防事故”等专项整治,组织执法活动754次,整治非法违法、违规违章行为,共立案调查112起,处以经济处罚155.42万元。严格落实一单四制制度,21个重大安全隐患问题已整改完成并销号18处。上半年实现安全生产零责任事故。
开通园区公交 畅通园区出行
田心高科园作为国内最大的轨道交通装备产业聚集区,入园企业已达200多家,常住职工和居民超过10万人,牵引带动株洲市轨道交通装备突破千亿产值大关。但是,由于整个田心地区的市政和基础设施配套还存在短板,出行不便是园区职工、家属的困扰之一。
民之所欲,政之所为。该局主动出击,积极规划线路,分别开通了“石峰区政府至九郎山家园”的Y1路等三条公交线路,不仅构建了政府机关、主机企业、配套企业、轨道智谷之间的“业务交通圈”,也打通了企业、社区、学校、医院、体育馆之间的“生活交通圈”。
目前全市共开通公交线路136条,其中服务园区的公交线路有16条。

市政务中心交通运输局办事窗口

开通园区公交,畅通园区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