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是国内外知名的旅游胜地,是湖南的一张名片。
近年来,张家界市高度重视治超工作,坚持以“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综合治理、标本兼治”为方针,紧握“治超”这个有力抓手,加强对公路的管理,着力打造文明公路、美丽公路、智慧公路,举全市之力扮靓湖南窗口。
规范治超营氛围
“您好!请您出示您的相关证件,谢谢合作!”在张家界境内的流动治超点,治超执法人员正在检查过往货运车辆的载重情况。
为加强对车辆超限超载的治理,张家界市精心组织治超工作,各级政府部门将治超工作纳入政府绩效考核内容,全力保证治超工作落实;市、区县领导高度重视,亲力亲为,适时为治超工作加注“催化剂”;市、区县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加大对治超投入,在人、财、物上给与治超工作充分保障。一系列的举措在全市掀起了强力治超之风。
同时,张家界市、区县两级治超部门牢牢抓住“执法素质”这根弦,内强业务、外树形象,在区县和市两级分别举办了多期治超执法业务素质培训。治超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不断得到提高,有效推动了综合治超的纵深开展。
“治超要坚持以法服人,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在日常执法中,规范执法已深入每一位治超人的心中,面对形形色色的货运司机,他们既要秉公执法,又要耐心细致说服教育“双超”司机,讲法规、道危害、摆案例……用温情感化驾驶员。真正做到严格治超,温情执法,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全社会对治超工作理解和支持。
此外,创新治超宣传模式也是张家界市治超一大亮点。在慈利县,率先建立了“慈利治超”、“乡镇治超”微信群和“慈利治超”公众号,利用新媒体的方式,县级领导直接指挥督办工作,减少指挥层级,提升指挥效率。在桑植县,县治超办向广大货运司机印发宣传单、公路货运车辆超限超载标准图解、手册等宣传资料3500余份;并在交通主干线制作固定宣传标语12副,强大的宣传攻势,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
2017年,张家界市通过“送戏上门、送法下乡”的方式,将治超新政策排练成节目,利用各站点或周末的时间到各乡镇进行表演宣传;同时,市治超办还与市电视台合作,不仅将治超知识制作成动漫,在市内主流电视台播送,还联合开办“以案说法”、“专题报道”等栏目,在9月举办的“治超知识竞赛”中,将治超知识融入比赛,在市台多个频道滚动播出,营造良好治超氛围。
科学治超保成效
张家界市境内矿藏丰富,矿石、砂石运输车辆多。在以前,受利益驱动,货运司机单次拉的货物越多,利润越高,超限超载运输成了运输常态。
近年来,张家界市新建设项目密集开工,各大工地建筑材料运输成倍增长。针对超限超载运输有所抬头、整治难度加大的态势,张家界市通过源头监管、倒查,使得治超工作向源头延伸。
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各区县对已登记造册重点涉超源头,明确了监管单位、监管人和监管责任,将任务分解、细化,形成了区县直部门、乡镇、企业三级货源监管体系。同时,与货运源头业主签订责任状、承诺书,并依据企业规模和货物年吞吐量,实行进驻监管或巡查监管,严把车辆出厂关,严控车辆载货吨位。
2017年10月,永定区治超办组织后坪街道对源头企业进行了集体约谈,与辖区内南方水泥厂、万众集团、搅拌厂、各岩石场、沙场等源头企业负责人达成共识,共同加强源头治超,真正做到超不出厂、出厂不超。
同时,永定区还把治超融入到“打非治违”中,集中力量、集中行动,整治采石厂、沙石场、料拌厂,取缔非法采挖、经营场所10余处,并指导南方水泥厂和沙石行业加强自律,规范装载行为,基本做到了不超载运输。
桑植县则召开水泥厂、火电厂、煤矿、建设工地等企业联席会,宣传治超政策,明确治超要求,定期派治超人员上门督查,督促其依法依规装载运输。
此外,为落实全省公路系统“大力发展智慧公路,积极实施治超信息系统建设”要求,2017年,张家界市正式启动“张家界市智慧公路信息化建设”。各区县将治超工作经费纳入地方政府财政预算,加大财政投入用于治超信息平台建设、不停车检测系统建设、精检系统改造升级,确保治超工作的正常开展。
目前,全市所有超限检测站已实现向省级治超信息系统实时传输检测数据及视频信号,市级治超信息管理平台建成并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