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信息公开>政务动态>市州交通

娄底市多措并举铁腕治超

发布日期:2018-01-22 00:00
信息来源:省治超办
字号:【

  娄底,位于湖南的几何中心,是省内重要的工业城市,丰富的矿产、煤炭资源,使其成为省内不可或缺的能源及原材料战略储备基地。

  自2014年全省掀起治超风暴以来,娄底市高度重视,精心布局,从“严抓重管”到“部门联动”新措施一环扣一环,逐渐形成了“月月有专项整治,天天有路面巡查,时时有流动治超”的长效治超机制。

  目前,娄底市的超限超载率已由治超前的50.2%,下降至现在的2%以下;由货车引发的安全事故也比治超前下降60%。

  多管齐下 解锁新模式

  2017年7月7日傍晚,在涟源市桥头河镇高速入口,有两台涉嫌严重超限超载的货车被现场治超执法人员拦停,并带离引导至龙塘超限检测站重新检测。没想到刚到检测站,其中一台货车竟开车加速冲关逃跑,另一台车见状也没顾押车交警还在车上,紧随其后冲出了监测站,在快到龙塘南风高速收费站入口时,将车上交警逼下车,随后扬长而去。

  涟源市治超办得知情况后,立即与高速路网中心取得联系,发现逃逸车辆躲进了花明楼服务区。于是,涟源和宁乡的公安、路政及长韶娄高速公路管理处等部门迅速联动,拉开了一场跨地市“追逃”联合行动。最终,逃逸司机被涟源市公安机关依法治安拘留,货车超限超载部分接受了严厉处罚。

  近年来,由于治超执法过程中暴力抗法事件时有发生,娄底市治超办审时度势,因地制宜解锁治超新模式,通过信息共享、协同打击,强化普通公路与高速公路的联合整治,开创了 “三地两路”大联合。2017年8月,《长沙、湘潭、娄底普通公路与高速公路联合治超实施方案》出台,娄底全市范围内的各高速出口均设有由公路、高速路政、交警等部门联合执法,24小时的流动治超点,重点整治偷逃通行费、冲关拒检、暴力抗法等违法行为,高效打击了数起“货车联盟”现象。

  与此同时,针对货车在高速公路上的超限超载行为,2017年7月,娄底市还充分利用大数据,在全省率先开启高速公路“非现场执法”治超模式。通过对辖区内各高速公路通行情况进行全面分析,提取运输车辆进出高速出入口的相关视频、数据资料等作为执法依据,依法对超限超载车辆实施处罚。

  据悉, 2017年8月, 2300份行政处罚告知书从娄底市治超办发出,送往各超限超载运输企业、车主手中。目前,已有800余台次运输车辆接受了处罚。

  目前,“非现场执法”治超模式已在娄底市五个县市区内全面铺开,彻底粉碎了违法超限超载车辆以高速公路为“安全岛”、“避风港”的侥幸心理。

  固本清源 严把五关卡

  娄底作为湖南的能源、原材料基地,源头企业众多,由于企业和司机对利益的无限追求、欲望膨胀,治超工作困难重重。

  “控制不住源头,光靠路面执法,治标不治本。源头治超才是重中之重!”娄底市公路管理局局长、市治超办常务副主任刘文伟介绍,为破解娄底治超困局,娄底市严格对违法超限超载车辆执行“查司机、追车主、纠改装、治源头”的流程,对查获的违法货运车辆必须要过五道关卡才可放行。

  第一关路面整治关,先到指定的检测地点过磅检测,落实超限超载证据。第二关货物源头整治关,查明货物来源后,通知源头企业到治超办来确认违规配载货物的证据。第三关非法改装整治关,涉嫌非法改装的车辆,交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处理,责令其恢复原状,同时交由工商、质监、运管部门追查改装企业的责任后再进行处罚。第四关通知违法货车所属企业法人代表或实际管理人到治超处罚中心接受调查。第五关将违法超限超载货车超装货物卸载,消除违法状态,并到处罚中心缴纳罚款后才放行。同时,娄底市还硬招迭出,对违规配载货物的企业,在收集证据后,采用停供火工产品、停水停电等措施责令限期改正。

  此外,为强化源头企业的属地管理责任,双峰县启用货运源头监管专用章,在全县24个源头企业中实行“一企一章”制,对辖区内源头企业装载的货物进行建档监管。“一企一章”由县治超办统一刻制印章,由源头监管责任人通过在随车过磅单上盖章,精准打击超标准装载、非法改装改型车运载等行为。对监管不到位或弄虚作假的企业及监管责任人进行追责,对伪造印章、提供虚假过磅单的行为将交由司法机关处理。同时,各源头企业还安装了视频监控联网设备,进行精细化管理,杜绝超限超载车辆出厂。

  通过一系列铁腕治超新举措,一种“不能超、不敢超、不愿超”的新态势正在娄底悄然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