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按照“填空白、优接驳、进小区、接园区、试定制、疏主干”的思路和原则,着力优化调整公交线网,实现地铁公交零距离换乘、公交线网全方位覆盖,城市乡村无缝隙对接。
一是坚持公交服务城市。以“公共交通引领城市发展”为战略导向,城市发展到哪里,公交车就开到哪里,增加公交线网长度50公里以上,全面满足城市发展配套需求,满足群众公共出行刚性需求。
二是优化公交线网布局。解决公交线路“长、重、绕”问题,优化调整公交线网2批次,对长度超过30公里的公交线路作统一调整。优化公交与轨道交通的接驳,更有效地实现“零距离”换乘。
三是扩大公交覆盖率。实现中心城区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95%以上,建成区公交覆盖率98%以上。
四是推进城乡公交化改造。加快市区20公里区域内城乡客运一体化改造工作,2017年实施4条中巴线路的公交化改造,实现城乡客运线路公交化运营比率85%以上。
五是有序推行定制公交。创新公交线路开设的方式方法,在产业园区、大型社区、规模校区、大型医院、旅游景点等人员密集场所,根据乘客流动的特点,探索开通定制公交,实现对大规模人群的有序有效疏运。
六是科学规划微循环公交。解决群众出行难题,完善“最后一公里”公交网络,在背街小巷、老旧社区开通里程短、周转快的微循环巴士,方便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乘到公交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