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株洲市大力创建绿色交通,有力有效服务了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目前,全市90.3%的公交车、85%的出租车都更新改造成清洁能源或新能源汽车,清洁能源和新能源汽车年接送乘客2.9亿人次,市民对公共交通的满意度达92.5%。 一是坚持政府主导。市委、市政府将绿色交通城市试点工作上升为政府工程着力推进,形成了全市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近10个文件,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绿色出行、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建设和管理、工作考核等作出明确部署。
二是倡导绿色理念。引导绿色出行。率先在全省实施了“1135”绿色出行方案,引导市民1公里以内步行、3公里以内骑自行车、5公里以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目前该方案已成为株洲市民的行为自觉和生活习惯。鼓励绿色出行。出台自行车免费骑行3小时的优惠政策,建设36万平方米的自行车骑行通道,公交车全程实行一元票价制,公交企业对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的市民给予奖励。强推绿色出行。公车改革前,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公务用车要求每周停开一天,由市直机关工委、市交警支队联合进行监督,每月公布一次情况。市政府将绿色交通出行工作与单位考核挂钩,并颁发“绿色出行示范单位”荣誉奖牌。
三是推广绿色装备。推广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辆。一方面依托南车时代公司,逐年推进公交车转型升级,全市新能源公交车数量达1122台。另一方面依托北汽集团,使株洲成为全省首家电动出租车上线营运的城市,全市拥有清洁能源和新能源出租车2652台。建设完善自行车系统。目前全市自行车超过2万余辆,网点覆盖全城达1060个,市民办卡总数超过20万张,日均骑行量达到2万人次。今年,还将投入财政资金300万元,对2000辆自行车进行更换。加快推进充电站(桩)建设。为解决新能源汽车充电难题,市公交公司与普天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合资成立了充电运营公司,负责配套充电设施的建设运营工作,开启了全省地级市充电网络建设先河。目前,已完成7座充电站、109个充电桩的建设,实现了长运距交流慢充、短运距直流快充,能够满足不同类型、不同运距车辆充电需求。
四是健全保障体系。强化财政保障。率先在全国出台置换电动、混合动力公交车的财政补贴政策,明确市财政每年安排资金用于购车补贴、贷款利息等四个方面的补助。在推广应用新能源车辆方面,积极争取省、市按照国家补助资金进行1:1配套,还给予新车每台10万元的财政补贴,提高了企业更换新能源公交车的积极性。我市正在制定出台新的补助政策,补贴范围将扩大到公交营运、充电桩建设。强化土地资源保障。在市规委会制度中,明确将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严禁随意变更规划内容,特别是停车场、保养场、首末站、换乘枢纽等设施的规划布局。同时,明确规定对公交站场、站点、充电桩等项目建设优先给予土地保障。争取国家政策扶持。在省交通运输厅的关心支持下,我市积极向交通运输部汇报,并争取绿色交通项目资金补助2615万元,完成项目投资1.8亿元,在交通运输领域推广应用了一批新技术、新工艺、新成果。目前,醴陵交通综合智能信息平台、株洲千金物流企业“智慧物流”管理平台、湖南商砼物流企业车辆智能集中调度监控系统平台均已建成;株洲港、湘江大道、株洲湘运等绿色交通项目正有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