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衡东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治超工作部署,落实“政府主导、交通牵头、部门联动”的治超工作机制,采取“四最”标准扎实开展公路治超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领导重视,以最大的决心抓治超。衡东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治超工作。新任县委书记吴伟生到任后专门就治超工作作出批示,要求“加强调度和督办,切实落实好省、市精神和要求,确保实现目标”。县委副书记、代县长徐志毅组织召开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治超工作,并赴吴南公路和甘溪、南湾等乡镇明察暗访,督促检查治超工作。同时,召开乡镇负责人会议,要求各乡镇积极配合治超工作,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坚持不懈抓治超,巩固工作成果,防止超限超载反弹,在全社会形成“不敢超”的震慑、“不愿超”的氛围。
二、配强队伍,以最强的保障抓治超。一是强化人员保障。从交通、公路、交警等部门共抽调69名执法骨干,组成路面治超联合执法队伍,并配备8辆执法车。二是强化经费保障。县政府解决不停车检测系统建设资金150万元和治超专项工作经费110余万元。同时,对各乡镇的治超工作实行考核,安排专项资金对治超工作先进乡镇的奖励。
三、深入宣传,以最浓的氛围抓治超。一是加强媒体宣传。县电视台在黄金时段滚动播放治超通告,县公路局开辟《公路时空》电视专栏,宣传治超政策。同时,通过手机报、宣传车、宣传板报等多种形式宣传治超工作,使“两超”危害家喻户晓,让治超政策众所周知。二是开展走访宣传。治超执法人员深入乡镇和涉运企业上门走访宣传,张贴政府通告 500份,发放《公路法》等宣传资料3000 份,在全社会营造了关心治超、支持治超的浓厚氛围。
四、大力整治,以最硬的措施抓治超。一是织密治超网络。以潭泊超限检测站为中心,在荣桓、杨林、大浦、新塘设立4个治超点,实行24小时治超、治超点“白+黑”治超,运用“固定+流动”相结合的方式,大力开展路面治超。二是严格治超执法。各治超中队负责路面治超执法,不得自行处罚,由治超办处罚中心按照统一的处罚标准进行处罚,查处非法超限超载运输车辆89台,卸载货物660余吨。三是严惩抗法行为。由县、乡(镇)政府和公安局(派出所)协调治超矛盾、处置暴力抗法突发事件。今年对杨林镇砂石场纠集社会闲散人员及司机强行冲关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对暴力抗拒检查、威胁执法人员的司乘人员实行行政拘留。四是狠抓源头治超。各乡镇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做好辖区范围内矿山、水泥厂、砂石场、水泥搅拌场等重点货物运输源头企业的工作,加强对源头企业的监管,督促监督其地磅等监控设备的运行,完善限高限宽设施,严管重罚,一抓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