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常德市启动了为期五年的“交通建设大会战”。计划实施重点项目80个,规划总投资约1200亿元。为打赢这场交通建设大会战,确保各建设项目优质安全顺利推进,今年来,市县交通质安部门认真履行工作职责,采取“六抓、六促”举措,全力保障交通建设质量,工程抽检合格率97%以上,位列全省前列。 一、抓人员履约,促关键人员到岗。目前全市在建干线公路项目17个,中标的施工单位31家,监理单位2家。按照“谁中标、谁进场施工”原则,严格控制关键人员变更。项目施工期间,经常突击对关键人员到岗情况进行专项检查、调阅指纹考勤机记录,并作为年终信用扣分的依据。经过严格把关,基本杜绝了施工单位打牌子、借资质、违法分包转包、关键人员一证多挂的现象。
二、抓“六化”推广,促标准化管理。钢筋制作工厂化、梁板预制集中化、混凝土拌和场站化、预应力张拉智能化、管道注浆循环化、驻地建设规范化,是常德市推广公路工程标准化管理的主要内容。在干线公路工程招投标时,将标准化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写明在招投标文件中,纳入施工合同管理的范畴,要求施工单位按“六化”要求,加强标准化管理。明确规定各建设项目必须做到“五有”:即有标准驻地、有工厂式钢筋加工棚、有相应规模的梁场、有满足施工的拌和站、有智能张拉压浆设备。不仅如此,还将标准化管理渗透到项目建设全方位和全过程,将各参建单位的质量安全管理行为、工程实体质量、施工工艺、安全生产等四大类细划为168项具体的考核指标,要求各项目对照考核指标加以落实,同时实行跟踪督办。
三、抓质量抽检,促工程病害整改。全体质安人员把工地当办公室,年人均下工地督查93天,全程参与各项目单位工程阶段性交工检测和桩基础、梁板等关键构件的质量检测评定工作。近两年来,市交通质安部门组织第三方检测机构抽检干线公路工程实体质量检点27000处,农村公路4270处,抽查原材料453批次,形成质检报告1365份,下发质量整改指令63份,及时发现和消除质量病害210起。各建设项目基本做到了精心施工,严格要求事前控制,减少或杜绝返工现象。
四、抓专项整治,促最美交通工程。重点对违法转包分包、无资质或超越资质范围承揽工程,对少数施工单位不按照工程设计图纸或技术标准施工、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影响工程质量的行为开展专项整治,严格实行零容忍、严执法。近年来,共督促建设业主更换施工单位2家,调整充实项目经理5名、监理处长3名,强制报废20m预应力空心板11块,桩基持力层压浆补强19根,更换不合格原材料5批次,市县两级培树了一批最美交通工程。
五、抓隐患排查,促平安工地创建。组织对所有新开工项目进行安全风险评估,超前识别和排查安全隐患。督促施工单位对21个危险性较大的分项分部工程制定并执行专项安全生产方案,并召开分项工程专项安全方案评审会,着重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质安机构、建设业主、监理、施工单位层层建立重大风险源动态管理台账,做到一个重大风险源,有一套解决方案和一个项目小组负责,并限时销号。
六、抓处理处罚,促诚信体系建设。充分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对违反工程质量安全管理行为的施工,监理单位和从业人员实行处理处罚。近年来,市交通运输局行政罚款3家施工单位、1家监理单位,约谈了5个项目的负责人,取消了2家施工单位在常德市的投标资格,给予多家施工、监理单位和试验检测机构以及多名从业人员信誉扣分的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