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株洲市公路局路政管理工作坚持 “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综合治理、标本兼治”原则,结合“城乡同治”、“春畅行动”和 “三创”工程(创美化城市、创绿化城市、创亮化城市),以清理整顿违法非公路标志、违法涉路施工、违法占用公路为重点,狠抓管养公路路域环境治理。通过采取集中整治求突破、日常管理抓巩固的具体措施,该局管养公路交通安全隐患得到全面排除,公路交通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基本实现了“公路用地内无一块违法非公路标志标牌、公路两侧无一个违法临路棚屋”的治理目标。
一、加强领导,完善责任体系。一是建立组织机构。该局成立了路域环境治理整治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公路路域环境治理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综合协调和日常检查,及时解决治理整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二是制定实施方案。对照省局路政管理工作指导意见,结合株洲公路实际,制定了《株洲市公路路政管理处路域环境治理整治行动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任务、治理步骤和各阶段治理时限,细化了责任,建立了责任追究制度。三是注重调度推进。该局不定期地对全局管养线路的治理整治情况进行实地检查3次,组织相关负责人召开了路域环境治理整治工作调度会。充分运用政府门户网和公路网,及时向社会各界宣传和通报公路环境治理动态、进度和工作经验,累计刊稿30余篇。四是争取政府支持。积极与地方各级政府沟通、汇报,获得大力支持,形成了该局路域治理整治工作与“城乡同治”工作捆在一起抓的良好格局。各县市区纷纷成立了路域环境整治领导小组,使部门行为变为政府行为。
二、重拳出击,改善路域环境。一是路政与养护结合,抓特殊时段路域环境整治。结合该局“春畅行动”雨季养护竞赛活动,针对今年雨季长、雨量多、护坡坍塌频繁等情况,积极与养护部门协调联动,加强监控公路路面,及时处置公路障碍物,形成相互协作、齐抓共管的路域环境治理整治工作格局。协助养护部门清理水沟3200米,整修路肩56000平方米,及时清除影响通行的安全隐患,维护良好的公路交通形象。二是与相关职能部门协调,抓特殊路段路域环境整治。积极与各县市公安、交警、工商、城管等职能部门协调联动,重点预防阻碍执法、侵犯执法人员人身安全、聚众闹事等违法行为,为开展路域治理整治行动创造了良好的执法环境。先后开展联合执法整治行动50余次,累计拆除违法非公路标志标牌11792块、大型龙门架12个;拆除违法构筑物156处、各种违法棚点1826个、建筑物外观脚手架310余处;搬迁马路市场2个;清理违法占用公路堆物放料31600余处。
三、完善制度,健全长效机制。为了营造良好的整治工作氛围和健全整治工作长效机制,该局坚持舆论宣传和完善制度双管齐下,保持路域环境治理整治工作的高压态势。一是大力宣传,促进全民监督路域环境。采取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和发送资料等方式,印制、发放《公路法》、《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宣传资料52000余份,将治理整治工作措施告知社会各界,加深了社会各界和公路沿线群众对公路法律法规的了解。二是完善制度,健全路域环境整治责任体系。各县市区结合各自实际进一步明确了路域环境整治的责任主体、目标任务、考核细则、责任追究等。茶陵县政府发文将公路管理纳入政府对沿线乡镇目标考核范畴;醴陵市政府采取政府干预的办法,协助株洲市局管理路域环境整治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