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常德市政府召开了2011年全市交通运输暨公路绿化工作会议。“十一五”期间,常德市累计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145亿元,是“十五”期间完成投资的1.93倍。截至2010年底,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22038公里,五年新增5013公里,公路网络密度达到121.15公里/百平方公里。建成常张和常吉两条高速公路,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由“十五”期末的133公里增加到206公里。建成桃花源至花岩溪、G207澧县张公庙至津市、S302安乡紫金渡至澧县小渡口、汉寿沅水桥太阳堤花木兰接线、常张高速公路盘塘互通连接线等五条干线公路,安乡夹夹和汉寿沅水两座大型桥梁,市到县全部实现二级以上公路连接。建成农村公路通畅工程9145公里、通达工程1155公里、县到乡镇公路657公里,全市100%的乡镇、86.4%的行政村实现通水泥路。建成桥南汽车总站和柳叶湖汽车站两个一级客运站场和92个农村客运站、833个候车亭及农村客运招呼站。全市营运客货车、营运船舶分别达到29448辆、800艘。在综合运输体系中,公路运输承担了全社会客货运量的大头。全市公交车达888辆、出租车达2408辆,城市公共交通服务能力得到稳步提升。
“十二五”期间,常德市交通运输行业要努力实现六大目标:一是建成东常、岳常、常安三条高速公路,新建安慈高速公路,实现常德到周边城市、市到县全部有高速公路连接。二是新改建国省干线公路944公里,建设7 座大型和特大型桥梁,市到县以及各县市区之间全部实现二级以上公路连接,形成市域内“1小时交通经济圈”的快速交通格局。三是全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不断完善路网结构,切实解决县乡道“断头路”的问题,所有具备条件的行政村通水泥路。四是重点整治沅水浦市至常德、澧水三江口至茅草街航道,新建德山、桃源陬市、鼎城区天河和蒿子港、津市窑坡渡、安乡长岭洲等重点码头,形成以沅、澧干流千吨级航道为纽带,以常德港、津市港为中心,以建成“二横一纵”(沅水、澧水及淞虎航道)的水运主通道网。五是建设以常德城区交通运输枢纽为主,衔接各县市区主要客货运输站场,便捷连通高速公路、国省干线、港口码头、铁路的交通运输枢纽站场。新建乡镇客运站112 个。六是坚持公交优先战略,以主城区快速公交专用道建设为突破,推动常德城市公共交通快速发展。
2011年,该市交通运输发展将围绕“全年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90亿元,力争达到100亿元”的工作目标,突出抓好五项工作:一是抢抓历史机遇,掀起交通项目建设新高潮;二是坚持建管并举,创造公路管理养护新业绩;三是强化工作举措,建设交通行业管理新秩序;四是深化改革创新,探索交通运输发展新途径;五是加强自身建设,塑造交通干部队伍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