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工聚匠心・筑梦交通”湖南省高速公路重点水运建设项目农民工素质和技能提升启动会在湘江长沙至城陵矶一级航道长沙综合枢纽三线船闸工程项目部举行。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周农出席并启动农民工素质和技能提升数智化培训管理(一会三卡)平台上线运行,为首批全省交通建设领域农民工素质和技能提升站授牌。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刘扬,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罗琼出席并讲话。省总工会副主席黄快林主持会议。
会议正式发布《湖南省高速公路和重点水运建设项目农民工素质和技能提升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及《湖南省交通建设领域农民工素质和技能提升工作指南(试行)》(以下简称《工作指南》),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明确方向和具体操作指引。
农民工是产业工人队伍的主力军,是图纸变实物的“摆渡人”。据统计,在湖南,高速公路和水运重点建设项目农民工达10万人,全省交通建设项目用工达30万人。农民工作为施工一线的中坚力量,其技能提升对打造“平安百年品质工程”至关重要。
为让农民工群体跟上时代步伐,掌握新技术、新工艺、新技能,湖南省总工会、湖南省交通运输厅、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携手,在全省高速公路、重点水运建设项目联合开展农民工素质和技能提升行动,把交通建设领域农民工加快培养成高素质的现代产业工人,夯实“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建设基础,服务交通强国湖南篇章建设。
依据《实施方案》,湖南将创新打造“1+1+1+N”数智培训体系,让工地变身技能“充电站”。该体系以智能培训平台为核心枢纽,以中心提升站为实体基地,配套标准化课程体系,辐射带动N个工区提升站形成培训网络,并通过N个移动终端实现随时随地学习。这一创新模式实现“线上+线下”全覆盖,让工友在工作间隙就能轻松“充电”。
依托农民工素质和技能提升数智化培训管理(一会三卡)平台,农民工扫码就能进“线上课堂”;想查自己的培训情况,平台一键生成学习档案;考核通过后,证书还能在线打印。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自动给学习能力强、技能水平高的农民工推送学历提升、技能鉴定的信息,并向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备案的用人单位或社会培训评价组织进行技能鉴定信息推送等,帮农民工“更进一步”。
在全省交通建设领域每一个新建项目中,都将打造一个功能齐全的中心提升站。工友可以在站内参加师徒结对、技能比武、创新交流等活动;通过VR设备体验各种施工场景,在模拟操作中掌握电工、起重等专业技能。提升站配备了完整的安全体验设施,从安全帽撞击到消防演练,从触电感受到急救训练,让安全知识真正入脑入心。更贴心的是,工地实现WiFi全覆盖,工友随时都能用手机免费学习充电。目前全省已在湘江长沙至城陵矶一级航道项目、株耒扩容项目、茶江高速项目建成全省首批3个农民工素质和技能提升站。
根据规划,2025年,湖南在全省高速公路和水运重点建设项目建立提升站示范点,培训提升农民工不少于1万人。2026年以后,在取得成效和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向市州交通建设项目延伸拓展,为打造“平安百年品质工程”提供有力支撑。
为调动农民工学习积极性,湖南将稳步推进技能等级与薪酬体系挂钩,支持具备条件的优秀学员提升学历、参加技能等级鉴定,鼓励将薪酬待遇与技能等级挂钩写入项目总包、分包合同。对学习能力强、技能水平高的农民工,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及时向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备案的用人单位或社会培训评价组织推送其学历提升和技能等级认定信息。
“农民工长期身处想学没门路、会干没证书、手艺好却换不来收入高的困境,《实施方案》将打破农民工多重困境,推动湖南交通建设领域农民工‘培训全覆盖、全员增技能、薪酬相挂钩’,推动实现多劳者多得、创新者多得、技高者多得。”省交通运输工会主任李曙光介绍。
本次活动由湖南省总工会、省交通运输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长沙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省交通运输工会、省交通质安局、省港航水利集团、中交四航局承办,省高速公路集团、省建设投资集团、湖南交通职院、望城区人民政府协办。启动会结束后,与会领导慰问了交通建设领域的农民工,为他们发放了清凉礼包,送去了夏日的关怀。随后,大家一同观摩了湘江长沙至城陵矶一级航道项目农民工素质和技能提升中心站,实地了解中心站的建设情况和培训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