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信息公开>政务动态>交通要闻

奋力开创湖南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写在2023年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召开之际【图】

发布日期:2023-04-07 09:00
信息来源:湖南日报、中国交通报
字号:【


湖南日报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


    完成交通投资1441.5亿元,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7330公里,运输服务保畅通再立新功,交通强国试点初见成效,深度融合科技赋能,绿色立体化交通体系呼之欲出……



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农村公路交相辉映。


    在极不平凡的2022年,全省交通运输系统以迎接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统筹疫情防控和保通保畅、统筹发展和安全,抓住机遇、克难攻坚、真抓实干,奏响一曲高质量发展的奋进凯歌。


    迈进2023年,全省交通运输系统“拉满弓”“上满弦”,以实干状态奋进新征程,抒写交通运输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真抓实干,交通投资创新高



    首获国务院真抓实干督查激励表彰,8次在全国性会议作经验交流,多项工作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在省委、省政府和交通运输部的坚强领导下,2022年,全省交通运输工作成效显著、精彩纷呈。湖湘大地上的交通人用奋斗解题,以实干作答,传递出坚定的信心、火热的干劲。



雪峰山公路。


    过去一年,交通投资建设创下新高。全年完成交通投资1441.5亿元、同比增长39%,为年度目标的144.1%,投资总额和投资增幅均创历史新高,有效助力“六稳”“六保”,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过去一年,重大项目实施捷报频传。“十大基础设施项目”“十大民生实事”交通任务全面完成,京港澳耒宜扩容等3条210公里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平伍、伍益等5条248公里高速公路建成通车,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7330公里;干线公路建设完工802公里;农村公路提质改造6996公里、完成安防设施8032公里;虞公港、沅水洪辰航道、湘江永衡三期开工建设,湘桂运河专题研究全面完成。



岳阳城陵矶港国际集装箱码头。


    过去一年,货运物流保通保畅再立新功。全省工作机制建立健全,货车司机“即采即走即追”、运输企业“白名单”跨省互认等制度较好落实,1.2万件物流保通、8700件重点企业物流保障事项第一时间解决,全省公路水路无阻断,服务区、收费站、客运站无擅自关停,有效保障供应链产业链稳定。22个城乡客运一体化示范创建县顺利验收,7个城乡客货邮融合发展试点圆满完成,高速公路服务区提质改造37对,充电车位建设完成1012个,“司机之家”建成投运10个。


    人享其行,物畅其流。2022年,我省完成公路水路客运量、旅客周转量2.8亿人、148.4亿人公里,旅客周转量全国靠前;完成公路水路货运量、货物周转量20.8亿吨、1916亿吨公里,同比增长5.1%、0.3%,基本恢复到疫情前水平。全省邮政业务总量达到293.39亿元、同比增长10%,寄递业务量达到34.94亿件、同比增长11.3%。


奋跃而上,重点领域启新程



    建好、管好、养好、运营好——“四好”是纲,纲举目张。


    2022年,湖南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铺出乡村振兴“快车道”。


    宁乡市、湘乡市、衡阳县、隆回县、汉寿县、汝城县、永州市零陵区、会同县、吉首市等9个县(市区)入选“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创建单位,工作经验推介全国。


    山水相逢,阡陌交通。永州市蓝山县,上洞村至南风坳公路将一个个瑶族乡村、旅游景点“串珠成链”,织就着瑶乡产业发展新图景;全长15.2公里的宁乡市横黄公路,让该市西部乡镇“半小时上高速”的梦想成为现实,公路途经炭河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炭河古城景区,撬动当地文旅产业发展……


    去年,我省公路管养水平持续提升。“路长制”全面推行,干线公路养护年度“国评”居全国前列,普通国省道优良路率达到93.3%,公路安全设施精细化提升和“双评双促”专项行动获交通运输部肯定。


    交通强国试点建设成效初显。我省城乡客运一体化、全域旅游生态景观路建设、湘赣边区域综合交通运输发展、交通科技兴安等4项试点任务基本完成,取得可复制、可推广经验。湘赣边综合交通进一步完善,“一纵八横”高速路网加快形成,共建萍水-渌水航道、打通省际瓶颈路合作协议签订实施。城乡客运一体化覆盖全省45%的县市区。“两客一危”车辆智能监管、科技治超形成湖南试点典型案例。


    交通运输行业重点改革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19项权力事项下放到位,道路运输100个高频事项实现“一网通办”“跨省通办”,大件运输许可达16.7万件,服务群众满意率99.9%,交通政务窗口获评省文明窗口。6个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试点取得经验。


    水运污染防治巩固提升。“一湖三水”规范提升类码头整治完成,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到位,3259艘船舶安装生活污水处理装置,船舶水污染物实现在线联合监管,改造完成船舶受电设施533艘,建设岸电设施45套,岳阳云溪LNG加注站建成投运。



岳阳城陵矶港“胶囊式”全封闭散货仓库。


    抓安全,保平安,促发展。工程建设领域“一会三卡”制度覆盖推行,道路客运、工程建设、水上客渡运等监管全面加强。行动强有力,全省排查国省道安防设施3.1万公里、事故多发点段安全设施4167处,改造独柱墩桥梁121座、危旧桥梁1171座。专项整治深入开展,全省排查整治隐患1.1万余处,铁路安全环境集中整治任务圆满完成。科技兴安树立品牌,“两客一危”车辆智能监管系统优化升级,31个县市区4634台农村客运车辆安装智能监管设备,联网联控考核稳居全国前列,公路治超不停车检测站点累计建成462个,科技兴安做法获国务院“两稳一保”督导组肯定。


    众志成城,“管”“护”得力,我省平安交通创建有声、有色、有成效。2022年,未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营造了平安稳定的交通运输环境,平安建设、安全生产获评省委、省政府先进单位。


铿锵步伐,擘画发展新图景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和重要服务性行业。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战略部署,赋予交通运输“开路先锋”的历史使命,为新时代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矮寨大桥。


    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马捷认为,湖南交通要立足现代化新湖南建设全局,牢牢把握开路先锋战略定位,对标交通强国战略部署、“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行动上冲锋在前、能力上适度超前、发展上率先突破、作用上先行引领,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谱写交通强国建设湖南篇章,为现代化新湖南建设提供更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是首要政治任务,高质量实施完成好“十四五”规划是重大工作任务。面对经济发展环境新情况、人民出行需求新变化、建设管理运营模式新探索,在新的历史起点推进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思维方式、工作方向、工作重点、工作方式都要有新突破。


    坚持服务大局,当好先锋。突出人民满意,不断增强对经济社会和国省重大战略的保障能力,着力放大区位优势、降低物流成本、优化营商环境,当好畅通经济循环的重要纽带、现代产业体系的坚实支撑、促进共同富裕的开路先锋。


    坚持系统推进,衔接融合。增强系统观念,立足综合交通一张网,优化网络布局,强化各种交通方式衔接协调、深度融合,聚焦联网补网强链,精准补齐联通衔接短板,着力加强存量基础设施管养,完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提升综合运输效率。


    坚持改革创新,内生驱动。把创新作为发展基点,加快科技深度赋能应用,持续推进理念、技术、制度、政策创新,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营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促进交通运输提效能、扩功能、增动能。


    坚持绿色转型,安全发展。把智能交通作为行业转型发展的战略支点和新引擎,推动落实“3060”双碳目标要求,提升传统交通基础设施数智化水平,赋能运输组织保障和行业治理,以科技兴安实现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坚持远近结合,行稳致远。开展“十四五”规划实施评估,确保完成目标任务,瞄准2035年目标,筹划未来五年发展目标、路径和实施安排,做好研究论证、项目储备,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勠力同心,奏响新时代强音



    2022年11月28日,平伍、伍益、宁韶、江杉、城陵矶等5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总投资344亿元、总里程247公里。截至目前,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7330公里。


    交通项目建设快马加鞭,加快建设交通强省奋进的鼓点激越。


    2023年,我省计划完成交通投资1000亿元,稳步推进高速公路建设、扎实推进普通国省干线建设、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建设、深入推进枢纽站场建设、大力推进水运发展、创新投融资模式。


    推进交通物流融合发展。加快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动交通基础设施与物流融合发展研究成果转化应用,推动多式联运加快发展。促进城乡物流一体发展,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开展第二批城乡客货邮融合发展试点。


    保障重点物资运输安全畅通。围绕“安全、健康、便捷、温馨”目标,抓好重点时段、重大活动、重点物资运输保障,强化应急运力、物资、装备的储备和调度,完善交通流量监测网点布局,理顺高速公路服务区经营管理体制,规范定制客运发展,加快推进联网售票系统建设。


    不断提升交通行业治理能力。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督促市县建立落实行政执法协作机制,深化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出租车行业改革和网约车合规化,试点推行新建船闸通行费政策,推动修订省道路运输条例,强化公路航道管护,推进交通强国养护科学决策体系建设试点等。


    持续加强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强化设施安全,更新淘汰老旧船舶,强化质量安全,加强工程施工10大风险源管控,强化安全监管,进一步加强道路运输“两客一危”、水上客渡运、城市公交、农村客运等重点领域监管,建立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持续开展安全生产三年行动和打非治违、顽瘴痼疾、铁路环境综合整治等专项治理。


    大道畅行,筑路为民。2023年,我省还将用心用力办好交通民生实事。即完成农村公路安防设施6000公里、危桥改造650座;实施普通国省道安防精细化提升1000公里、危旧桥梁改造200座;新建“司机之家”10个;推进适老化出行服务,完善巡游出租车电召和网约车“一键叫车”服务功能,打造敬老爱老公交线路,普及低地板公交车、公交站台适老化改造、地铁车站配备轮椅渡板;拓展“跨省通办”服务功能,实现普货车辆网上年审全覆盖;创建农村预约响应客运服务品牌,满足偏远乡村和重点时段农村群众出行需求;打造“湘易办”交通运输旗舰店,实现14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16项服务事项、72项“三化”政务服务事项在移动终端“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


    实干笃行新征程,奋楫争先谱新篇。2023年,省交通运输厅将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全力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在波澜壮阔的交通运输新征程上奏响振奋人心的新时代强音。


中国交通报


    2月的湘江株洲段,雾气氤氲,空气微凉,深吸一口,有一种北方体会不到的清恬。亚热带季风性气候的冬季,让每一个身在湖南的人都在等待一日珍贵的晴天。放眼三湘大地,寒冷的雨水却始终没有降低交通建设的热度。

    湘江沿岸,几辆电摩在马路上悠悠驶过,骑行者不时望向江心,好像在期待什么。循着目光,破水而出近50米高的桥塔平台上,工人们正紧张进行箱梁拼装。两年后,一座跨跃湘江的四塔五跨矮塔斜拉桥——醴娄高速公路株洲湘江大桥将为两岸带来新的生活。

    细雨飘飞,湘江两岸的青草萌发新芽。坐落在长沙望城的铜官港区各种散件杂货依然鳞次栉比,卡车有序进出,岸吊起落一片繁忙。

    ……

    一条条冲破三面大山的大道,一座座激活三湘四水的良港,为山水共围相对封闭的湖南,铺就了畅行无阻的对外交通大网,这其中,不乏2022年的付出与收获。2022年,湖南全年完成交通投资1441.5亿元,同比增长44%,为年度目标的144.1%,投资总额和投资增幅均创历史新高。

    春回大地,湖南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马捷再次带来好消息,今年,湖南交通全年计划完成投资1000亿元,高速公路总里程将突破7500公里。马捷表示,湖南将坚持做好服务大局、系统推进、改革创新、绿色转型、远近结合五个方面,进一步推进基础设施网络化,物流运输便利化,出行服务品质化,交通运输智能化,行业治理现代化,奋力开创湖南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高质量发展成色越来越足


    2022年,极不平凡的一年。新冠疫情反复延宕,经济复苏困顿乏力,疫情汛情旱情叠加影响……面对种种不利因素,湖南交通迎难而上,以确定性应对不确定性、以可预期对冲超预期,实现难中有进、稳中向好,高质量发展成色越来越足。

    2022年11月28日,平伍、伍益、宁韶、江杉、城陵矶5条高速公路通车运营。集中通车的5条高速公路,总投资344亿元,总里程247公里,对加快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推动“强省会”战略和长株潭一体化、促进运输结构调整、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放大湖南“一带一部”区位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7330公里!这是湖南高速公路2022年所达到的总里程。

    除5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外,2022年湖南开工建设了京港澳耒宜扩容等3条高速公路,规划建设的31个高速公路出省通道打通27个。在水运方面,湖南开工建设了虞公港、沅水洪辰航道、湘江永衡航道三期,推进湘桂运河前期研究形成重要成果。

    重大项目加快建设的背后,是筹资渠道的创新拓宽。2022年,金醴扩容、京港澳长株扩容、茶长等5个高速公路项目吸引社会资本521亿元;长沙至城陵矶一级航道、澧资航道白沙至甘溪港2个水运项目筹集社会资本17亿元。涓涓“源头活水”,激活了交通建设的“一池春水”。

    2022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对2021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的通报》,因公路水路交通建设年度投资保持稳定增长、通过车辆购置税收入补助地方资金投资项目完成情况好,湖南交通建设领域首次获国务院真抓实干表彰激励,获得车辆购置税收入补助地方资金5000万元,用于交通项目建设。

    一手抓大通道建设,一手抓“小血管”畅通,交通建设为湖南城乡发展提供着澎湃动能。2022年,湖南提质改造农村公路6996公里、完成安防设施8032公里。目前,全省有“四好农村路”全国市域创建突出单位2个、全国示范县17个、省级示范市2个、省级示范县52个,有效支撑了全省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

    春天的长沙,五一广场溢彩流光游人如织,蕴育着销云霁雨的生生希望。湖南交通项目建设也正在火力全开,为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提供有力支撑。

    今年,湖南高速公路将扎实推进21个1680公里在建项目,建成通车官新、芷铜、靖黎、白新4条199公里,开工建设京港澳长株扩容、株耒扩容等6条450公里高速公路,完成高速公路网规划修编;国省干线新开工700公里、完工300公里,推进11条全域旅游生态景观省级示范路、建成30条市级示范路,提质改造农村公路5000公里。新开工湘江长沙至城陵矶一级航道、沅水桃源枢纽二线船闸等4个项目。

强链稳链激活发展动能


    党的二十大提出,建设高效顺畅的流通体系,降低物流成本。湖南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发展现代物流体系。国省先后制定物流业发展规划,出台配套政策措施,形成了聚力推动之势。

    2022年10月,三声长笛响起,一列载满荷兰奶粉的中欧班列(长沙)回程专列徐徐驶出德国杜伊斯堡DIT车站。这是中欧班列(长沙)首趟澳优奶粉回程专列,也是中欧班列(长沙)首次开行的西欧进口班列。

    2022年,湖南交通运输经济运行企稳向好,有力助推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完成公路水路货运量、货物周转量20.8亿吨、1916亿吨公里,同比增长5.1%、0.3%,基本恢复到疫情前水平。港口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8.3%、49.4%,城陵矶港集装箱吞吐量历史性突破100万标箱。(删除)

    客货运输加快复苏,昭示着湖南交通的发展韧性。去年,湖南交通建立健全工作机制,落实落细货车司机“即采即走即追”、运输企业“白名单”跨省互认等便利化制度,第一时间解决1.2万件物流保通、8700件重点企业物流保障事项,全省公路水路无阻断,服务区、收费站、客运站无擅自关停情况,有效保障供应链产业链稳定。

    畅通循环,强链稳链激活发展动能;通村入组,客货邮融合等新模式新场景不断涌现。

    “选准城乡客运公司作为实施主体,与专业电商、物流运营企业合作,助力消费品进村、农产品进城。”依托此项目,株洲攸县建设了206亩物流园、7家快递公司、32家货运站、639个连接城乡物流的窗口“城乡驿站”,充分提升了当地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去年,湖南省交通运输厅印发《湖南省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示范县(市、区)验收标准》,落实前期奖补资金,召开9次专题会议,开展5次联点督导,全力促进各试点县加快创建按期验收。目前,全省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实现了100%通客班车,激活了农村市场,带动了产业发展。

   走得通、行得稳,物流运输才能更加便利,出行服务才能更具品质。今年,湖南将主动融入“全球123快货物流圈”,以提质、降本、增效为导向,促进交通物流融合发展,推动多式联运发展,加快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持续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对标“全国123出行交通圈”,发展多层次客运服务体系,打造一体化旅客出行链,依托综合客运枢纽,实现“零距离”换乘,鼓励和规范定制客运等新模式发展,实现出行即服务。

新老基建融合激活发展动能


    数据经济时代,科技创新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

    湖南交通坚持创新驱动,增强发展动能,积极探索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数字技术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深度融合,不断推进数字化和智慧交通建设水平,科技创新取得了重要成效。

    湖南建成“两客一危”车辆监管平台,向上对接交通运输部联网联控系统,向下推进省、市、县、企四级履职能力提升,横向与公安交警、应急管理、外省相关管理部门开展协同管理及执法协同,在全国率先打造了省级主动安全防范智能监管典型应用案例。截至目前,平台“每千公里平均报警数”同比下降98.7%,企业报警处置率在99%以上,累计发现并解除驾驶员中高等级行车风险17万余起。

    目前,遍布于全省14个市州,122个县(市、区),24.1万公里公路网络上的122 个固定治超站;335个非现场执法的不停车检测系统;984个重点源头企业出口设置的称重设备;454个高速出入口设置的称重设备,已全部接入全省治超联网管理信息系统,时刻守护着出行者的出行安全。

    创新发展重点解决的是发展动力问题。去年以来,湖南交通加强科技信息赋能应用,北斗系统在路网运行监测、安全应急搜救等领域深度应用,长沙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区建设加速推进。平益智慧高速公路、长寿和汨罗智慧服务区、岳阳港和长沙港智慧港口、长沙机场扩容智慧客运枢纽率先突破。新老基建融合发展,释放了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在2022年11月28日集中通车的5条高速公路中,平益高速公路是湖南首条智慧高速公路。在平益高速公路,打开手机扫一扫“湘行相伴”微信小程序,就可以查看全线4对服务区的停车、加油、充电等信息,还能提前订餐,享受火宫殿的特色美食。平益高速公路智慧服务区还实现了危化品车辆的全程监控,智慧消防能主动预警抽烟、接打电话等不安全行为,大幅提升运营管理质效。

    2022年,湖南还完成了智慧水运综合监管平台2.0优化升级,实现现场巡航等14个功能模块上线运行;运用卫星遥感核查处置疑似“僵尸船”191艘次,全面消除汛期船舶走锚风险;开发桥区船舶航线智能分析系统,强化桥区通航秩序管理;推进智慧航道建设试点,开展湘江中下游航道测量,对文泾滩实施科学疏浚,增加水深0.2米,岳阳城陵矶新港、长沙新港装卸设施实现远程控制,开发港口危险货物安全监管系统,强化重点对象信息化监管。

    谋科技就是谋未来,抓创新就是抓发展。今年,湖南将以发展智慧交通为主攻方向,深度推进5G、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和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与交通运输深度融合应用,打造数字化基础设施、智慧公路、智慧航道、智慧枢纽、智慧服务区、科技兴安等应用场景,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和运载工具数字化、网络化及运营运行智能化,打造行业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真实务实扎实办好民生实事


    “天气太潮,洗个热水澡,人都舒爽了。”连日来,湖南高速公路上的货车多了起来,组成了见证全省经济回暖的一个又一个的重要“单元”。在湘潭市的昭山服务区,从河南而来的司机李师傅用毛巾擦着头发从淋浴间走出来。“准备前往广东佛山送货,路过这里洗漱休息。我用之前还看到清洁人员消毒了,比较放心。”李师傅说。

    交通运输关系国计民生,服务亿万群众。做好交通运输领域民生工作,既是兜牢民生底线的应尽职责,也是建设人民满意交通的应有之义。2022年以来,湖南持续提高服务水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推进“跨省通办”服务提质增效,持续改善货车司机工作休息条件,不断推进交通运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2022年,综合执法体制机制建立运行,183项执法突出问题整改完成。“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19项权力事项下放到位,道路运输100个高频事项实现“一网通办”“跨省通办”,大件运输许可达到16.7万件,群众满意率99.9%,交通政务窗口获评省文明窗口。

    围绕改善货车司机工作条件、便利老年人出行等,湖南2022年实现了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系统优化升级,高速公路服务区提质改造37对,充电车位建设完成1012个,新建成的10“司机之家”全面投运,3.1万起车辆救援服务“零投诉”,适老化交通出行改造任务圆满完成,完成了地铁1至6号线及磁浮快线295块无障碍渡板配备。

    2022年,湖南交通还开通定制客运线路47条,稳步推进长沙、株洲、湘潭、常德、永州5个绿色出行示范城市创建;推动省政府出台促进城市公交高质量发展政策文件,落实7亿元新能源公交运营补助。

    农民居民出行环境持续改善是湖南真实、务实、扎实办好民生实事的生动注脚。2022年,湖南累计评选“最美农村路”10条、“最具人气路”5条,开发“四好农村路”就业岗位3.8万个、以工代赈项目482个。

    从行业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群众最现实的利益出发,今年,湖南将完成农村公路安防设施6000公里、危旧桥梁改造650座,实施普通国省道安防精细化提升1000公里、危旧桥梁改造200座,新建“司机之家”10个,普及低地板公交车、公交站台适老化改造、地铁车站配备轮椅渡板,督促网约车、道路货运平台公司公开计价规则,实现普货车辆网上年审全覆盖,打造市到县全覆盖定制客运网络,实现14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16项服务事项、72项“三化”政务服务事项在移动端“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创建农村客运预约响应服务品牌,集成电子证照种类6项。

交通强国示范省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党的二十大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深刻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强调要“加快建设交通强国”。

    建设不断升温,效益不断拓展,湖南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不乏成绩亮点。湘赣边综合交通进一步完善,“一纵八横”高速路网加快形成,共建萍水-渌水航道、打通省际瓶颈路合作协议签订实施。城乡客运一体化覆盖面达到45%。“两客一危”车辆智能监管、科技治超形成湖南试点典型案例。

    1月16日,湖南省政府新闻办在长沙举行2022年湖南省外贸进出口情况新闻发布会。长沙海关发布,去年湖南进出口总值7058.2亿元,比2021年增长20.2%。

    货畅其流是湖南投资较快增长的“底气”。不沿边不靠海,湖南硬是靠着优化对外通道、畅通内部网络、建设综合枢纽,在内陆开辟出五条国际物流通道——中欧班列(长沙)、岳阳城陵矶口岸、湘粤非铁海联运通道、怀化国际陆港以及以长沙黄花国际机场为中心的航空货运枢纽,为“强省会”及外贸增长注入强劲动力。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马捷表示,今年,湖南交通将一体推进长株潭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强交通”支撑“强省会”,扎实推动茶长、浏江等环长株潭城市群高速公路建设,积极支持虞公港建设,进一步加强融城干线公路与城市道路有效衔接,建设完善长沙机场扩容智慧枢纽等综合客货枢纽体系,全力推动长株潭城市群交通一体化,加快完善现代交通运输体系,全力服务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为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提供有力服务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