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信息公开>政务动态>交通要闻

长沙河西交通枢纽工程开建

发布日期:2012-11-22 16:20
信息来源:长沙市交通运输局
字号:【

  1120日,由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陈润儿宣布,我省首座两型交通枢纽工程、“十二五”国家公路运输主枢纽建设计划首批示范项目——长沙河西交通枢纽主体工程正式开工,标志着长沙即将进入立体交通时代。三年后,一座功能强大的交通枢纽综合体将矗立长沙河西,可满足每日26万人次“零换乘”的出行需求。副省长韩永文出席,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剑飞主持开工仪式。省交通运输厅长贺仁雨、副厅长胡新建出席开工仪式。

  河西交通枢纽工程是瞄准国际一流水准规划建设的复合型国家级综合客运主枢纽,在历时两年多的前期转场建设和老站场转场过渡运行后,主体工程在汽车西站原址正式开工。枢纽工程占地面积230亩,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总投资32亿元。总体功能区涵盖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首末站,一座供17条线路始发、400台公交车停保过夜的巴士总站,一座日发送旅客量达8万人次的国家一级客运站,一个区域性出租车运营与换乘中心,一个货运物流中心,一个容纳1000台车的停车换乘停车场,一个有500个泊位的非机动车换乘停车场,还有直接与地铁衔接的6个开口和4条过街地下通道工程,以及一座包括总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的一站式购物中心、7万平方米的5A写字楼等业态在内的城市综合体。其中,巴士总站、地铁站主体工程和汽车西站过渡工程已先期实施建设。整个项目将在2015年全部交付使用。

  韩永文代表省政府向项目开工表示祝贺。他说,作为“十二五”国家公路运输主枢纽建设计划首批示范项目,河西交通枢纽工程集地铁站、巴士站、客运站和出租汽车运营与换乘中心于一体,在信息化、智能化、人本化管理和服务上做了不少有益探索,对于提高人民群众出行的便捷性、安全性、舒适性,优化长沙市乃至长株潭城市群交通组织,促进全省客运站场科学化、现代化都具有积极意义。希望相关单位始终坚持质量第一、安全至上的原则,把枢纽工程打造成优质、精品、示范工程,确保经得起时间和人民的检验。

  近年来,长沙铁路、公路、水路、航空交通发展迅速,初步形成了四通八达的现代化立体综合运输网络,其交通区位优势在中部乃至全国日益彰显。但由于几大公路客运站场多建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其布局欠合理、设施较滞后等不足日益显现,建设国内一流的交通枢纽势在必行。长沙河西交通枢纽工程由长途汽车总站、公交巴士总站、地铁换乘站、出租车运营中心、大型换乘停车场等主体功能区组成,以地铁换乘站为轴线,长途与公交分列两侧,组成地下、地面、高架一体的立体枢纽站。其中,长途汽车总站功能区全部在高架平台、立体车库和三层室内环境中完成,车辆进出站、旅客上下客的流程,与地面交通没有任何的交织。巴士总站、地铁站主体工程和汽车西站过渡工程已经先期实施建设。建成后的河西交通枢纽工程,将是长沙对外交通和城市交通重要的交通门户,是衔接大河西范围国家高新区、市直政务区、风景名胜区、梅溪湖商务区四大城市板块的商务枢纽,是大河西传统核心商圈的商业地标,也是长沙建设国家公交都市试点城市的重要抓手。2015年,整个项目将全部交付投入使用,枢纽将成为长沙市区内最大的交通换乘枢纽中心,衔接连通长沙主城区的三汊矶大桥、福元路大桥、银盆岭大桥、橘子洲大桥、猴子石大桥、湘府路大桥和城铁长益常线、地铁2号线、营盘路隧道和城市二环线,结网10分钟便捷商务活力带,满足日综合换乘量26万人次的出行需求。

  除河西交通枢纽以外,长沙正在规划建设长沙南、长沙北、长沙东三个客运换乘枢纽和金桥综合交通枢纽、空港综合交通枢纽,到2020年,长沙市将基本形成6座城市对外交通和对内交通枢纽,基本形成全市综合交通一体化格局。

  枢纽三大亮点

  智能化

  河西交通枢纽首次将城市交通诱导系统与枢纽智能交通系统、城市综合安全管控与应急指挥平台和枢纽全面安保指挥平台进行全面的衔接,实现人、车、路、站、票的信息互联互通,是我国首个能精确到分秒出行的枢纽站。旅客出行前可以通过互联网订票、手机短信订票、呼叫票务中心、第三方联网票务平台、现场自助买票和人工售票窗口买票、储值卡刷票等7种方式买票;进站以后,可以通过非接触途径以自助扫描、自动识别介质票和移动信息平台如手机、移动电脑以及其他更便捷的方式检票。此外,枢纽的智能安控系统将为进入枢纽站内的每一个人提供精细化安全保障服务,在需要的时候,服务人员第一时间出现在旅客的面前;在局部出现拥挤的时候,第一时间有安保人员和志愿者出现在现场。

  人性化

  候车环境以现代化航站楼建设标准为标准,充分借鉴新加坡、日本在交通设施对旅客服务区的理念和设计思想,营造安全、舒适、温馨、可交流和信赖的公共场所;此外,枢纽候车厅里将专门开设商务咖啡、茶室区,由国际一流的连锁品牌提供服务。在交通枢纽换乘动线上,平均每50米远的距离就可以找到以机场和购物中心洗手间标准设计的洗手间,包括设置有免费供家庭成员同步使用的家庭护理室、母婴护理室。另外,枢纽内交通动线区、配套商业动线区均规划设置有快餐、商务软饮、中餐、特色小吃等总计近3000个就餐位。

  零距离

  枢纽将集轨道交通、长途客运、市区公交、市域公交、出租车、小汽车、自行车、步行等8种交通方式于一体。在枢纽内无论是换乘哪种交通方式,其距离最远不会超过70米,且全部在室内进行。河西交通枢纽将步行交通与轨道交通换乘安排在地铁站地下空间,有6个开口与枢纽对接,另从东、南、西、北等四个角度,以跨街通道、一体化空间等方式安排了10条(个)直接与地铁联通的地下通道,使项目周边的社区、学校、商业设施、文化艺术中心、专业市场等均纳入600米步行范围内。枢纽内还设有大河西出租车运营调度中心,提供了两个专用出租车下客——上客区和四个接送客服务点,可实现200人同步打车出行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