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上午,全省运输船舶超载治理专项行动电视电话会议在湖南省地方海事局召开。)
3月2日上午,全省运输船舶超载治理专项行动电视电话会议在湖南省地方海事局召开。会议通报了近期湖南发生的几起水上交通安全事故,部署在全省设立16检查站点,开展运输船舶超载治理专项整治行动。会议要求各市州地方海事局狠抓治超工作,加强源头治理,层层落实责任,严厉打击运输船舶超载行为,创造安全和谐的水上交通环境。
近1个月时间内4起事故运输船舶超载是主因
会议首先通报了近期湖南发生的4起水上交通安全事故:2月2日,益阳沅江发生一起运沙船翻沉的重大事故,死亡10人,失踪1人;2月27日,岳阳发生一起运沙船与货船碰撞事故,造成2人失踪;2月29日,长沙发生一起矿石船自沉事故,死亡2人,1人失踪;3月1日,岳阳发生一起运沙船翻沉事故,2人死亡。
会议指出,在近一个月时间内,全省连续发生了4起水上交通事故,死亡14人,失踪4人。运输船舶的超载行为是造成这些事故发生的一个主要原因。为此,湖南省地方海事局向各市州地方海事局下发了《关于切实加强对超载运输船舶监督管理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切实加强对超载运输船舶监督管理,坚决遏制重特大交通事故发生。
岳阳“治超”做法将在全省范围内推广
2月20日起,岳阳市地方海事局率先启动了“集中整治运砂船舶超载运输、无证航行等严重违反交通安全行为”行动,明确了四类整治对象,并针对各类安全隐患制定了滞留、卸载、罚款、停止航行、限期整改、拘留等不同处罚措施。同时,在城区水域设置工作组,对过往船舶实施24小时拦河检查。加大宣传力度,向运砂船舶船东船员发放整治行动相关资料,使水上群众明确政策、感受力度、拥护整治行动。成立了整治行动领导小组深入一线巡查执法,加强部门联动,要求“以不达目的誓不收兵的决心,彻底整治运砂船安全隐患,确保岳阳水路交通畅通平安”。
会议指出,岳阳市整治行动启动早、措施有力,下一阶段将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其“治超”做法。全省各市州地方海事局要按照整治行动总体部署,参照岳阳市的做法,结合各自工作实际,研究制定专项行动的措施,确保整治行动取得实效。
加强源头治理 全省设立16个站点联网治超
湖南省地方海事局局长陈健强介绍,此次整治行动将在全省14个市州各设立1个检查站,进行运输船舶超载专项检查。同时根据实际需要,在益阳鲇鱼口、常德澧水(津市以下)分别增设1个,全省检查站总数达到16个,将实行统一执法、联网治超。各市州检查站要严格执法,对查处的超载船舶认真进行登记,对屡教不改超载运输或逃逸、对抗执法的船舶建立黑名单制度,通报全省,禁止其继续从事货物运输。
陈健强指出,全省海事管理机构要将治超工作作为水上交通安全头等大事来抓,进一步增强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源头抓起,严格执行挖砂船签单员签单发航制度,每艘运砂船开航前必须至少保持300毫米的干舷,由签单员实量干舷,达到干舷要求后签单发航。要强化监管,层层落实责任,对发现的严重超载船舶,要追究超载船舶出发港和经过的检查站点海事管理机构主要领导的责任。
同时要强化船舶标志建设。省内航行的砂石运输船和普货船要在船舯部用黄色油漆勘划一道300mm储备干舷线,干舷线长度应不小于500mm,宽度不小于30mm。对于勘划储备干舷线的船舶,在航行时淹没储备干舷线即视为超载,必须进行严厉处罚。并建立超载举报制度,鼓励单位和个人对运输船舶严重超载运输的违法行为进行举报。
(稿源:红网 记者:章尧 谢娟 通讯员:张小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