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信息公开>政务动态>交通要闻

溆浦县八项创新保障农村群众和学生出行安全

发布日期:2012-02-24 00:00
信息来源:怀化市交通运输局
字号:【
溆浦县是大湘西人口最多的山区大县。全县有各级各类学校508所,在校学生94889人,每天乘坐车辆上下学的学生23970人,占学生总数的25.1%。全县拥有公路3688公里,其中农村道路占85%。为保障农村群众和学生出行安全便捷,2009年10月开始,该县全面启动农村道路规范整治工作,积极探索农村客运和加强学生接送车辆管理的新模式、新方法。全县共取缔非法营运车辆1189台,新开通通村客运班线135条,新投入客班车289台,乡镇通班车率100%,行政村通班车率达到77%以上;初步构建了一个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为依托,以公路为纽带,辐射全县各行政村的客运网络;基本建立了“公司化运作、社会化管理”的农村客运及中小学校、幼儿园学生用车安全管理模式;彻底改变了农民出行、学生上下学只能乘坐非法营运、违章载客车辆的历史,基本解决了农民群众和学生出行难、出行险的问题。整治至今,全县未发生一起农村道路交通安全责任事故。该县的主要做法是:
在工作思路上突破创新。该县采取了“试点先行,边试点、边完善、边推广,成熟一个、规范一个、投入一个”的工作思路。2009年10月,先在双井、水田庄等4个乡镇开展试点工作,通过近8个月的努力实现了试点乡镇合法客运的全覆盖,试点乡镇行政村通班车率达到100%。2010年5月18日,怀化市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现场会在该县召开,试点镇的做法和成效得到了与会人员的充分肯定。2010年10月,该县在充分总结试点工作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以点带面,全面铺开。
在农村道路建管养上突破创新。该县紧抓中央、省、市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历史机遇,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多方筹措资金,改善农村道路交通条件。截止目前,该县已实现了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和70%以上的行政村公路硬化的历史目标;该县采取以乡镇为主,县、乡、村共同筹资投劳、社会资助等方式筹集资金,加大农村道路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的力度,使全县农村道路通行条件进一步提升,基本达到国家营运客车道路通行标准;2010年,该县在怀化市率先成立了乡道养护中心,由县财政每年拨付农村公路养护经费300万元,对已开通的农村客运线路统一进行养护。新的养护机制,改变了过去农村道路只建不养的局面,使县乡公路养护率达100%,好路率达到85%,优良率达到65%。
在道路勘验标准上突破创新。该县在农村道路客运通行条件勘验时,对照《怀化市农村公路客运许可和道路勘验暂行技术要求》的规定,进行了大胆突破,既不死搬教条,但也不突破底线,着重在错车道设置、路肩培护、警示标牌设置、危险路段的防护等方面严格要求,确保开通的线路具备最基本的安全条件。
在线路开通上突破创新。为了让农村客运车辆开得通、留得住、有效益,该县针对农村客源分散,客流少且不规则及农村道路路窄弯多等特点,在车型选择上,首次将面包车纳入发展车型;在审批模式上,改“官定”为“民选”,所有新开通的线路全部采用先由运管部门会同当地政府调查规划,相关职能部门道路勘验合格,再公开竞线,最后运管审批的新模式;在运力分配上,将原农村学校“校车”作为农村客运发展对象,使其也能享受国家对农村客运车辆的补贴扶持政策。
在农村客运运营模式上突破创新。该县组建了2个农村客运公司,具体规范化经营管理全县农村道路客运车辆,以整合农村客运运力和提高农村客运的抗风险能力。公司的管理模式为“自愿加入公司,产权权属不变,车主自负盈亏,公司统一管理”,以合同方式明确公司和车主的权利义务关系。所有客运班车在客运公司的统一管理下,平常日实行定点定车排班,保证群众出行;赶集日出现运力不足时,由公司按区域从外乡镇灵活调度。
在政策扶持上突破创新。农村客运成本高、收益低,不给予政策优惠,营运难以为继。对此,该县在车主培训、车辆检测、规费收取、车辆转户等方面要求各部门给予最大限度的减免。同时,县财政在极度窘迫的情况下,每年拿出200万元补贴农村客运车主,使全县所有加入农村客运公司的合法营运车辆除享受国家燃油补助外,还获得面包车年补2400元/台,中巴车年补3800元/台。
在学生接送模式上突破创新。该县制定出台了《溆浦县学生幼儿接送车辆安全管理暂行办法》,对学生接送实施“公司化运营,社会化管理”。将原符合营运标准的学生接送车辆纳入农村客运公司,由农村客运公司统一办理营运证照、统一规范管理,并享受农村客运车辆同等优惠政策;学校根据实际需求,按照“定线路、定车辆、定人数、定座位、定时间”的“五定”要求,与农村客运公司签订学生接送协议;公司在上下学时段统一调配车辆专门接送学生,并对学生接送车辆实行“三统一”,即统一标识标志、统一安全检测、统一安全装备(灭火器、破窗锤、通讯器材)新的学生接送模式,有效解决了原学生接送车个体经营、车况差、管理乱、超载超速等问题,同时整合了农村客运资源,提高了农村客运车辆的使用效率,增加了经营业主的收益。
在“打非”整治上突破创新。该县在对各乡镇非法营运车辆进行严打整治、规范车辆运营秩序的同时还注重对原非法营运的中巴车、面包车加强引导,使其加入到合法营运的行列中来,如合法车辆仍有不足则采取公开公平的方式由其他群众购车予以补充。这样既解决了部分农村车主的出路问题,又大大减轻了“打非治违”的社会压力,确保了整体工作平稳有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