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原文转载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回眸2011年,在“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湖南交通建设面对银根紧缩、筹融资难度加大等一系列困难和挑战又写传奇,实现开局之年开门红,创湖南交通史上资金投入最高记录。 2011年岁末,湖南省委经济工作务虚会上,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周强对交通运输系统工作几次给予高度肯定,称赞交通运输系统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勇挑重担,为湖南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925亿:交通投入资金创历史最高 2011年,在国家宏观调控力度加强、银根紧缩的大背景下,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坚强领导下,在省直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贺仁雨为班长的省交通运输厅党组带领全系统干部职工,团结一心,攻坚克难,全面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交通运输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用忠诚和汗水,向省委省政府和7000万三湘父老,交上了一份充满激情和智慧的厚重答卷。 2011年,我省共计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925亿元,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创造了湖南交通建设史上最大投入的新记录。其中高速公路完成672.53亿元,国省干线127.28亿元,农村公路83.42亿元,水运建设20亿元,运输站场15.5亿元。宜凤、随岳、道贺、潭衡西4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新增通车里程263公里,新打通3个出省通道,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2649公里;新建和改造国省干线2001公里;建设农村公路14000多公里,超额完成省为民办实事10000公里目标。 交通资金保障了发展速度。去年,省本级交通总资金盘子达到943亿元,保障了交通发展速度。省下达市州的普通公路等建设性资金达到125.54亿元,同比净增53.6亿元,增长74.6%,全省农村公路建设标准大幅提高。 “阳光交通”:打造放心工程 2011年4月27日上午,长沙湖南宾馆。 衡桂高速公路路面施工招标随机“摇”出中标人。这是我省高速公路招标首次采用“合理定价评审抽取法”。这是我省交通运输系统为杜绝在交通建设项目招投标中可能出现的围标、串标等暗箱操作行为,而采取的釜底抽薪式的治标方法。 2011年,我省交通运输系统彻底改革交通招投标办法,制订“合理定价评审抽取法”,形成了“1+9”的招投标规则体系,一年来标的总金额达275亿元,社会反响良好。建立交通建设项目审批管理制度体系,制订实施了项目审批、项目申报制度,正在研究出台技术服务项目审批制度,4项制度对交通建设项目全面、全过程覆盖。实行交通建设项目全公开,今年来已在省交通运输厅门户网站向社会公开投资计划16批次,项目7023个,国省补助资金64亿元。“阳光交通”树立了交通人良好的社会形象,为打造放心工程奠定坚实基础。 “民生交通”:惠及三湘百姓 2011年9月15日下午,在全省危桥改造工作会上,省委副书记、省长徐守盛强调,危桥改造连着民心,关乎民生,必须把这件民生工程、德政工程抓紧抓好,确保群众出行安全。 2011年,我省把“综合交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把交通出行这一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摆在第一,为全面消灭危桥,解决老百姓高度关注的“桥脆脆”热点问题,省里一次性下达资金7.68亿元,明确要在2011年和2012年两年,全面消灭现有1417座五类危桥,改造国省干线上的57座四类危桥,加快实施渡改桥。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长永高速浏阳河大桥、株洲红星大桥分别采取了拆除重建和加固措施。 2011年12月2日,在全省水运工作会议上,为全面加强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出行安全,省人民政府决定建设水上交通安全视频监控系统,要求各地在2012年3月31日前完成安装并投入使用,为水上交通安全再装一张安全网。 让老百姓安全出行只是最基本的要求,让群众出行更方便舒适则是更高的要求。2011年,为全面提高公路服务水平,我省给公路服务区和加油站评级定星。2011年10月,我省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制定了星级服务区(站)评定的系列标准,全省建成运行的39对高速公路服务区,10对停车区和2699座普通干线公路加油站都参与星级评定。评定结果实行动态管理,一年一评定。 全力破解我省公路服务区(站)过去普遍存在“硬件不硬、软件偏软”的问题,满足老百姓日益提升的舒适出行的需求。 科学发展,打造安全工程 2011年11月初,交通运输部质量监督总局检查了我省大浏、永蓝高速公路,对湖南高速公路建设的质量安全进行了充分肯定,检查组负责人最后感叹:湖南在建高速公路项目里程全国排名第一,这次看了之后,心里有了底,放了心。 过去的一年,省交通运输厅党组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进一步狠抓质量安全工作,倾力夯实安全基础,交通工程质量总体受控。组织开展了高速公路项目经理和总监培训,以开展“工程质量年”和“平安工地”建设为抓手,深入开展工地试验室专项治理,强力推进“混凝土集中拌合、构件集中预制、钢筋集中加工”为内容的工厂化、标准化生产,加强对隧道等关键工程的质量检查,实施工地标准化、施工标准化和管理标准化,全面推广桥梁预应力智能张拉新技术和预应力管道注浆智能控制技术,创新施工工艺、设备、材料和技术,积极开展混凝土工程钢筋间距、保护层厚度控制专项劳动竞赛活动,狠抓对安全生产薄弱环节和安全关键控制点的防控,对64座在建特长桥梁、6座特长隧道进行施工风险评估,对特大桥隧质量安全实施信息化监控技术,对矮寨等特大桥梁和长大隧道实施全过程视频监控。 一年来,全省以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为主体的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生产迈上新台阶。高速公路重大质量安全危险源都实行了台账管理,查找出32826处重大危险源,已经销账22661处。新工艺新技术得到全面推行,高速公路有209个标段采用了预应力智能张拉新技术,普遍采用钢筋定位装置及新工艺。 谁持彩练舞山川,一路战鼓催疾行。 站在新春伊始的时间节点上,经过2011年风雨考验的湖南交通人,以一种奔跑的姿势,正向新的更高目标阔步前进。 (记者 蒋吕文 陶海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