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上午8时,湘江长沙段水位降至26.52米,比10月26日同时下降0.50米,仅高于千吨级航道设计水位0.17米,为今年入秋笫二次下降的最低水位并仍在枯落,加剧了超千吨级船舶进出湘受载的影响和制约。长沙新港船岸结合采取一系列迎战枯水保畅通措施,昼夜装卸,及时中转,确保国际集装箱等各类货物不压船、不滞港。
10月26日上午9时,三峡工程175米试验性蓄水成功。当日上午8时,城陵水位为25.50米; 湘江长沙段水位为27.02米。10月31日上午8时,下游的城陵矶水位下降为25.04米。目前水位仍呈下降趋势。据航运专家预测和分析:如果湘江流域久晴不雨的影响,11月中旬长沙段水位将会继续下降,有可能接近历史低枯水位,各船公司应做好迎战枯水的充分准备;进出湘潭、株洲港的货物,选择顺江流向中下游的长沙新港、岳阳、城陵矶港中转过载货物,将会出现上游“冷”下游“热”有增无减趋势,致使上述港口更加繁忙,各类货物吞吐量将大大增加;随之航运的成本必然增大。据长沙新港总调度室负责人介绍,目前为保船舶运行安全,出港国际集装箱船采取装8-9成载,上海满载进湘在下游港减箱进港;由于饲料部门备足冬货春用保饲料加工供应饲养牲猪的需要,大批豆粕船进港;秋未以来建筑市场比往年更热,长江沿线运进港的锣纹等型钢材件杂货物量增多;加之衡阳产的元明粉,株洲出口澳大利亚的货车厢,锌锭及来自湘潭等货物中转,使港口的装卸工作量加大。该港正在迎战枯水,启动全部起重设备,员工昼夜奋战,抢装抢卸各类进港和中转货物,确保缩短船、车在港时间保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