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信息公开>政务动态>交通要闻

九嶷山下路如画――宁远公路发展60年纪实

发布日期:2009-09-27 00:00
信息来源:永州市交通局
字号:【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九嶷山下勤劳而豁达的宁远公路人,在改革开放的经济建设大潮中, 牢固树立“富民强路”战略,秉承舜德遗风,依托公路各种条件,完善服务功能,使公路建设成为宁远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产业化进程的巨大“引擎”,坚持科学发展,谱写了一曲宁远公路和谐发展的新乐章!

  宁远公路从全国解放开始发展,经历了许多不平凡的历程。解放初期的,宁远公路从无到有,特别是1978年后,祖国大地迎来了一场惊天变革,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带领着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翻开了中国历史新的一页——改革开放。

  “公路通,百业兴”,改革开放在托起中华民族梦想的同时也给九嶷山下的宁远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836月,零·宁公路建成通车。

  199412月,宁远县九嶷大桥建成通车,永州市第一批公路收费站“九嶷大桥收费站”开始收费还贷。

  1998年底,完成省道S323线(宁远至道县段)水泥路面硬化。

  20036月,国家出台新农村建设战略,迎来通乡公路大发展。

  200312月,永州南北大通道---永连公路正式通车。

  20075月,宁远境内第一条高速公路“二·广”高速永蓝段正式开工建设,10月,厦门至成都高速公路正式开工建设。

  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中,宁远的公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仅从宁远公路局管辖公路的情况来看,1978年以前,该局管养的公路只有200多公里,均为又窄又陡又弯的等外级沙土路面和极少数的油路。公路人的工作条件及生活环境非常艰苦,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情景还历历在目。1978年吹起改革开放的春风之后,“要想富,先修路”成为人们的共识,整个社会对公路的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给公路事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原有的公路有了根本性改观。根据统计资料显示,改革开放初期,宁远县只有不足100公里的四级公路,三级以上公路为零。其它的全是沙土路,通车时断时续,1978年前,宁远公路通车总里程约380多公里,大多行政村不通公路,而沥青路面只有县城路段的几公里。 2009年,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972公里,通车里程是1978年前的5倍多。其中省道公路里程115.088公里,县道里程228.06公里,乡道419.46公里,村道912.89公里。在全县通车里程当中水泥路和沥青路面达1227.74公里,是改革开放前的120多倍。全县干线公路全部达三级以上,二级公路从无到有,达88公里基本上消灭了砂土路面。同时,筹集大量的资金对全县保留的公路站房进行了改造,都能通水、通电、通电话、电视。2007年,投入800多万元的宁远县公路局新办公楼在舜帝广场旁拔地而起,办公环境也得到了根本改观。如今,公路变宽了、变长了、美观了、安全了,养路工人的条件和待遇也得到了根本的改善和提高。

  2007年二连浩特至广州高速公路和厦门至成都高速公路动工兴建。到时,“二广”和“厦成”高速将成为宁远两条最便捷的出省跨境高速公路。两条高速公路总投资达数佰亿元, “二广”高速永南段,从北到南贯穿了宁远的桐木漯、清水桥、柏家坪、保安乡、禾亭、太平、舜陵、冷水等乡镇,“厦成”高速公路从东到西横穿宁远太平、冷水、湾井、舜陵、天堂、水市等乡镇。二条高速公路幅射全县12个乡镇,惠及全县80多万人口,将给宁远的GDP增加几十亿元,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建成后将极大的促进宁远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打破宁远无高速公路的历史,并让宁远成为我省吸引外资的桥头堡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试验田。

  在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大浪潮中,宁远公路遇到了一个前所没有的发展机遇,特别是近几年中加快公路改造提质,提升服务品位和服务能力。宁远公路人凭借国家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政策东风,集全局之力,积极汇报、“包装”项目、争取资金、确保质量。将公路建设推上了发展的“快车道”。随着全县的公路逐年得到改造,路面等级不断地得到提高,制约宁远经济发展的交通瓶颈彻底解决了,大大拉近了全县人民与外界特别是与广东等沿海发达地区的距离。

  公路的快速发展,出门的方便快捷,社会对公路事业给予了充分肯定,在三十年的公路大发展中,宁远公路人兢兢业业,默默奉献,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在社会中确立了自己的地位,树立了公路人的形象。但具有铺路石精神的公路人并未就此止步,他们为了公路事业的辉煌,为了公路事业更加美好的明天,以认真和严谨的工作态度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构建一个勤政,和谐高效的管理机构,打造一支诚信,廉洁务实的干部队伍,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带领广大干部职工团结拼搏,奋发向上。

  近年来,为配合“旅游兴县”方略 ,审时度势,着力实施“绿色养护”、“生态养护”和“公路安全保障工程”、“病危桥改造工程”。推行养护运行机制改革,完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严格推行工作“问责制”、作风“评议制”、科学“考核制”,在干部职工头上竖立了一把整肃庸懒的利剑。深入开展“六个一流”主题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干部职工竭尽忠诚谋发展、满怀激情干事业。充分运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使公路各项工作跻身全市先进行列,先后八次被省公路局评为“双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创建省级青年文明号两个,市级青年文明号三个。2006年被评为优化经济先进单位。十里铺收费站荣获省十佳收费站称号,在2008年抗冰冻灾害中,宁远县公路局被上级授予“抗冰救灾先进集体”,局长王晓华同志授予“冰救灾先进个人”称号,全县干线公路好路率达  93.65%。支线好路率达68.64%。综合好路率达73%,完成通乡公路建设53公里,累计征收公路通行费8500余万元,为公路建设筹集大量的资金,创造了一个“人便于行,货畅其流,路美如画”的公路通行环境。永连公路、S323线沿线先后诞生逍遥岩、十里铺、泠江园、华石盘等4个工业开发园区,榕达钢、东明手袋、香港百德、莲花水泥、广东陶瓷等200多家企业落户园区,2007年园区工业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47.6%1978年全县经济总量为9000余万元,而2008年超过了10亿元,同比增长了10倍多,有力地推动宁远的经济发展。

  有山皆图画,无路不文章,我们有理由坚信,宁远公路人定会乘着改革的风帆,抓住改革完善机制的契机,让公路事业的明天更加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