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21日,受省发改委委托,省发改委国家投资项目评审中心在长沙主持召开了《湘江株洲至城陵矶2000吨级航道建设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评估会议。省发改委、省交通厅、省航务管理局以及长沙、株洲、湘潭和岳阳四市政府、发改委和交通局等单位代表及特邀专家参加会议。与会代表和专家认为,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湖南省航务勘察设计研究院编制的《预可报告》资料齐全,研究内容和深度符合《内河航运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的要求,可以上报审批。
湘江是长江的重要支流,是规划的国家高等级航道,是永州、衡阳、长株潭、岳阳等城市通江达海、沟通长三角的重要通道,其流域已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中心地带。“九五”以来,相继实施了湘江航运建设一、二、三期工程,湘江衡阳以下航道基本达到了三级航道标准。
航道条件的改善,促进了湘江航运快速发展,2000年、2007年湘江水路货运量分别为2003万吨和8304万吨,年均增长率22.5%。预测2020年将达到1.8亿吨,其中长沙以下货流密度将达到6200~7000万吨。目前湘江航道单向年通过能力约4000万吨,现有的航道条件将难以满足腹地货物运输快速增长的需求。同时运输船舶大型化趋势十分明显,据统计,2003年湘江千吨级及以上船舶只有13艘,2008年达到171艘,年增幅达到67.4%,增长极为迅速。新造船舶满载吃水大部分在2.6m以上,但目前湘江株洲枢纽至城陵矶段航道维护水深只有1.3~2m,已严重制约了航运效益的发挥。因此,为满足湘江沿江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适应船舶大型化的趋势,全面提升湘江水运的通过能力,实施《湘江干流航道发展规划》,建设此项工程十分必要。同时,充分发挥湘江的自然优势,抓住机遇大力发展航运是完善湖南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构建节约型交通的必由之路,也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加速构建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的必然选择。
该工程将按2000吨级标准建设湘江株洲枢纽~城陵矶281km航道,航道尺度为(2.6~3.0)×90×550m(水深×航宽×弯曲半径);采取以航道整治为主的工程措施,即采取疏竣和筑坝相结合的工程措施使长沙枢纽库尾和坝下河段达到2000吨级航道标准。工程总投资6.11亿元,将于2010年9月开工、2012年底建成,总工期28个月,其中长沙枢纽库尾段整治工程在长沙枢纽2011年底蓄水前完成。